杨宗谨之所以能获得此职,一大半也是出自刘娥的授意。
趁着诏书还没到来前,杨宗谨自己赶制一些勘验现场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了证据袋、自制手套、白大褂等。
这些行头,让跟着一起办案的凌宠和曾公亮不禁乍舌。
下午,诏书就送到李府。
杨宗谨手捧诏书,带着凌宠和曾公亮奔赴案发现场,广政殿。
曾公亮提出反对意见:“广政殿戒备森严,没人能够破坏案发现场。我们应该先去见过八贤王,听一听他怎么说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杨宗谨道:“有些事情,不可以等太久。必须在保证案发现场完整的情况下,尽可能第一时间从现场提取可用的证据。反正八贤王一直在那里,早一点去,晚一点去都不要紧。”
曾公亮和凌宠对视一眼,再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杨宗谨身穿白大褂,系带在身后的那种。穿好衣服后,又套双白布做的鞋子,这才一步一步的走进广政殿。
曾公亮和凌宠看他这样,也只好穿上杨宗谨给他们做的这身行头,跟着进了广政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滩血迹的地面,血迹已经干了。那里距离台阶不远,据说寇珠就是死在阶下,而八贤王则是躺在台阶上面。仰面朝上,手拿杀人的凶器,一把匕首。
理论上说这个血是寇珠的。
杨宗谨靠近,蹲下仔细一看,上面还有苍蝇嗡嗡。拿出用带颜色的石头权且当做粉笔,将整个血的范围画上一个圈。
圈画好,杨宗谨发现情况不对。
太大了!
画成的不是圆圈,而是椭圆。从第一阶台阶,直到血的尽头,完全是一个大大的椭圆。
这到底是逝者受伤后,为求生在地上拖行导致。还是事后有人拖离八贤王,制造不是八贤王杀人的罪状呢?
杨宗谨有些想不明白。
“现场没有留下明显的打斗或挣扎的痕迹,这点倒是挺奇怪。”曾公亮疑道。
因为据说八贤王是想对寇珠不轨,而寇珠抵死不从,引起的凶案。
明眼人一看就站不住脚,八贤王是何等身份。只要想得到寇珠,不过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把寇珠的身份搬出来,太后的贴身宫女。
似乎一切又解释得通。
杨宗谨道:“越是平静的背后,往往都是暴风雨。你们现在跟着我,一步一步的查看各个角落,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过。”
“好的。”他们应了一声,同时开工。
广政殿作为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占地辽阔。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场的勘察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每一个细节都不可以放过,细节决定成败!
偌大的广政殿,真正被推倒的只有几件家具。桌椅和灯台,部分倒在地上。而细查之下,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收获。
难道真的像某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是寇珠自杀嫁祸八贤王?
但现场的情况调查,告诉杨宗谨。
这极有可能是一起蓄谋已久的嫁祸杀人案,而并非临时起意的案子。
因为现场除了那一摊血,以及八贤王躺下的地方有几根头发丝以外,竟然没有任何痕迹。
这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办得到的事情。
而八贤王会出现在广政殿,一定是接到某人的通知。
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八贤王不可能轻易涉险,除非他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杨宗谨去见八贤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