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想亲手造人,这个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了。
北疆这片土地上,死人实在太多了。
他原以为,有了黄泉宗的城隍体系日夜巡查,再加上酆都城的建立,北疆在未来两三年内,除了那些寿元将尽的老人,应该不会再有大量的死亡。
但事实证明,他想得太过简单。
一场突如其来的野兽袭击会死人,一场悄无声息的疫病会死人,甚至是部族内部的斗殴与仇杀,都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新的亡魂。
这些都是凡人之间的烦恼,城隍体系再厉害,也分身乏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将每一条生命都保护得滴水不漏。
以至于酆都城才刚刚建立不久,城中新收容的亡魂数量,就已经以万为单位来计算。
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北疆各大势力格局变化,冲突不断所导致的。但陈业很清楚,即便将来北疆彻底稳定下来,随着人口基数的大量增长,各种意外死亡的人数也只会随之增加。
再不想办法让那些亡魂转世轮回,酆都城迟早要被塞满。
可问题在于,传说中的六道轮回,早就不知道湮灭在哪个纪元了。陈业空有满城亡魂,却没有“投胎”的门路。没想到今日,竟然在这里柳暗花明,让他学到了一门“烘炉炼体术”。
只要能够用这炉火将别的东西炼制成可供魂魄栖居的肉身,那或许就能暂时解决投胎的问题。
虽然不是正统的十月怀胎,但也足以解这燃眉之急。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修复一具受损的肉身,与凭空创造一具全新的肉身,显然是两码事。
这“烘炉炼体术”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炉火催发肉身本身的愈合与生长特性,同时可以炼化异种血脉来抵消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消耗。
说到底,愈合的主体,仍然是那具肉身自己。
就像陈业当初给魂火尊主捏造几个飞蛾分身一样,用的是他自己的血肉,只不过是以八九玄功的神通来转化形态。
归根结底,必须先有“活体”,才能炼制出完整的“肉身”。
但“投胎转世”这件事,绝对不能这么玩。
倘若以陈业自己的血肉作为炼制肉身的“引子”,那会导致无数转世后的新生儿,都成为他血脉上的近亲。这种关系,甚至比亲生父子还要紧密,血脉几乎完全一致。
就算将来,他将这门捏造肉身的权限分发下去,交由他人操作,但只要还需要原始的血肉作为引子,就必然会在人间造成大量血脉相近的群体。
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难以预料的伦理问题。
所以,只有从源头上解决血脉的问题,才能算是真正的“轮回”。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纯粹的死物来炼制肉身。
陈业取来了骸骨、泥土、金属等各种材料,准备分别进行尝试。
骸骨最好处理,毕竟它本身也算是血肉的一种,只是已经彻底死透了。用这种物质进行转化,结果与用活体血肉差别不大,只是消耗的灵气要多上许多倍。但是,这也带来了与活体炼制同样的问题,那便是炼制出的新生命,其血脉会与骸骨原本的主人一模一样。
陈业投入几根兽骨,就炼出了一条鳞甲粗壮的大蛇。看其形态,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妖兽,被斩杀之后,骨头被用来搭建这座白骨之城。
骨头不行,泥土似乎也不太行。
陈业消耗了大量的灵力,也只是将一捧泥土变成了一团能够自行蠕动、表面还不断冒着气泡的不可名状之物。看着恶心不说,一旦陈业停止灵气注入,那团东西马上就会“死亡”,重新变回一滩烂泥。
金属就更不用说了,陈业不管怎么催动炉火,输入灵气,那些坚硬的金属也没有丝毫要转化为血肉的迹象。
至于植物、真菌等物,这“烘炉炼体术”似乎也只能在本物种的范畴内进行炼化和催生,无法实现跨物种的改变。
也就是说,你要造人,首先就得往炉子里塞一块人肉进去。
接连几次的失败,让陈业不禁陷入了沉思。
当初传说中的女娲娘娘,到底是怎么用一把泥土就造出人来的?
这种想法要是被旁人听了,多半会觉得陈业好高骛远,痴心妄想。那可是远古的创世圣人,其神通伟力,也是区区凡人能够模仿的?
但陈业自己却不这么想。
修为越是高深,就越是能理解法术的本质。
所有的法术,在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其实都可以称之为独一无二的神通,只有创造者本人会,也只有他能用。但后来,随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原本独一无二的神通,便被拆解、归纳,最终成了可以被传承和学习的“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