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得知后,毫不犹豫:“我跟你一起去!”
沈家父母自然不肯,沈朝却铁了心:“前世我们一同战死,今生也要同生共死。”
杨秀劝道:“你何必如此?”
沈朝笑道:“大不了再一起做回孤魂野鬼。”
最终,在杨秀的周旋下,沈朝以文书身份随军出发。
边关大营中,两人并肩而立,望着远处苍茫的群山。
“想不到又回到这种地方。”沈朝感慨道。
杨秀点头:“仿佛昨日。”
军中生活艰苦,但二人相互扶持,倒也其乐融融。杨秀因献策破敌,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参将;沈朝则负责军需调度,也做得井井有条。
这日,敌军大举来袭,杨秀奉命率军迎敌。临行前,沈朝将自己的半块玉佩塞回杨秀手中:“带上它,平安回来。”
杨秀笑道:“放心,这次不会像前世那样了。”
然而战况激烈,杨秀所在部队被围。沈朝得知后,不顾众人阻拦,率一队人马杀入重围。
乱军之中,沈朝找到受伤的杨秀,二人背靠背迎敌,一如前世。
“你不该来的。”杨秀喘着气说。
沈朝大笑:“不来怎么对得起我们绕过奈何桥的交情?”
正当二人以为必死无疑时,援军赶到,反败为胜。
凯旋而归后,杨秀因战功卓着,被授予更高官职。而更令人惊喜的是,朝廷因他献策破敌有功,特准他一个恩典。
杨秀什么金银财宝都不要,只求一纸特许——允许他与沈朝结为异姓兄弟,此生不离不弃,富贵与共。
朝中大臣们念他战功赫赫,也就准了。
消息传回家乡,沈家父母老泪纵横,终于明白了儿子的一片赤诚。
在边关小城的简单仪式上,沈朝和杨秀跪拜天地,正式结为兄弟。
当晚,二人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天繁星。
“想不到这一世,我们真的做到了。”杨秀轻声道。
沈朝点头:“记得前世,不负今生。”
“若是下一世。。。”
“下一世也不喝孟婆汤。”沈朝打断他,笑道,“大不了再一起做回孤魂野鬼。”
杨秀也笑了,二人击掌为誓。
星光下,两个身影并肩而立,一如许多年前,那两个手拉手绕过奈何桥的魂魄,约定生生世世,永不相忘。
自此,二人并肩作战,保家卫国,成为一代名将。他们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一段佳话。后人写诗赞道:
“黄泉路上誓不忘,轮回千转义更长。
兄弟同心扶社稷,肝胆相照万古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