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朝堂 > 第118章 改革(第1页)

第118章 改革(第1页)

谢云织这段时间无时不在思考怎样早日从夏国脱身,也在催促此番作为使主的王清想办法。

可王清总是不配合,哪怕她提出了方案。

这天,谢云织再度劝说:“王令君与太原王氏同出一脉,若请求他们向夏帝美言,必有回响。”

虽然大家普遍觉得卫衍有病,难以捉摸,但在夏国这段时间,她还是总结出了卫衍的行事规律——

相对鲜卑勋贵,北方汉人士族能得到卫衍更多的耐心。

比如卫衍对于犯错的士族很少杀之而后快,常见的只是把人叫到面前揍一顿。换成勋贵就很容易被当众打杀。

这大约和勋贵出身,代表勋贵利益的陆太后不支持卫衍登基有关。

而且让太原王氏帮助他们,看在同是士族的份上,太原王氏肯定也是愿意的。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同源,当年衣冠南渡,太原王氏同样随晋廷南下。不发生意外的话,太原王氏此后会在江南发展。

只不过他们得罪了刘裕。

士族看不起布衣,这是很普遍的事,但布衣并非永远都是布衣。

刘裕做到东晋太尉后,就将太原王氏灭门。只是没灭干净,漏了十四岁的王慧龙。

背负家恨的王慧龙自南北逃,太原王氏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从这方面来讲,太原王氏和江南朝廷是存在仇恨的。

但二百年过去,江南已经换了五个朝代,北方也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再到分裂的过程,再计较恩怨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夏国没什么不好。”王清表现得风轻云淡。

士族讲究的“雅量”便要求喜怒不形于色,譬如谢安对谢玄大败前秦百万军队的反应只是淡淡道一句“小儿辈大破贼”。

谢云织蹙眉。

道理她都明白,但眼下身陷异国他乡,充出这般姿态又有什么作用?

不让外国人看笑话吗?

而且近日她得到消息,她的父亲也要来夏国。

父亲为了她深入虎穴,她很感动。

正是因为感动,她更加不愿意父亲深入漩涡。

谢云织烦闷地走来走去,因为计划今天一定要说服王清,她并没有离开。

她在室内踱步,一刻不停,王清终于受不了了。

王清以扇指向室内坐席,无奈道:“你急什么?快坐下!”

谢云织对他的话恍若未闻。

王清看着谢云织走来走去的身影,十分头疼,终于说出了顾虑:“太原王氏祖上叛逃,我若与他们联系,日后江南诸公会如何看我?陛下又会如何看我?”

王慧龙叛逃后,还助北方攻打过江南,背叛得十分彻底。和这种人的后代接触,容易影响他的清白。

谢云织听到解释,才终于按照王清要求坐下。

她道:“王慧龙叛逃,是因朝廷杀了他的父亲,错在朝廷。而且陛下登基之初,连日于太庙祭奠,陛下如此仁孝,定然理解他所为,也决不会认为王令君求助太原王氏于礼不合。至于江南诸公……以琅琊王氏的名望,他们决不会认为此举不妥。”

谢云织认为“孝”比“忠”重要得多。

正因着如此想法,她才觉得替谢珉出使并啊不会有多大后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