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衍昭提出要求:“越气人越好。”
谢启有些犹豫:“如今夏国兵锋正盛,万一得罪了他们……”
崔衍昭:“他们已经打过来了,论得罪不得罪的没有意义。你不写那我自己写。”
谢启赶忙改变主意:“还是我写吧。”
他不是对陛下有意见。只是他担心陛下收不住,在檄文里写得太极端,如果到时候要回旋都没有余地。
听到谢启主动揽下来,崔衍昭微笑:“大将军人在洛口,檄文写好之后交给他,必会发挥作用。”
虽然王适安没说去了哪里,但紧邻寿阳的也就是洛口和梁城,这只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梁城王适安已经做过安排,最危险的是兵力薄弱,也未有防备的洛口。
谢启:什么,写好之后还要给王适安看?
王适安和他关系并不好,如果从他的檄文里挑刺,反复打回去让他重写,再多的灵感也经不住这样消磨。
说不定到时候,人人都会说他“谢郎才尽”,他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名声、威望将毁于一旦。
想到这,谢启刚狠下心,这下又忍不住退缩道:“在下素来与大将军不睦……”
一涉及到职场斗争,这些人一个个都精明起来,而且还都像被害妄想症发作。
崔衍昭无奈:“事情紧急,他不会在这上面耗费时间。”
谢启感觉自己被无形地踩一捧一了。
崔衍昭看谢启还是一幅很不放心的样子,道:“这样吧,我们一起去洛口。你的文章我也会过目,若是不好,就先不交给他了。”
反正他现在没事干,而且睡也睡不着。
谢启想到崔衍昭“不知书”的标签,心里默默噎了一下。
陛下看什么都会觉得好吧。
但总归有人陪着,他心里还是稳定了不少,“遵命。”
刚下定决心,他反应过来,惊讶道:“大将军竟不在寿阳?”
大将军都不在,陛下怎么还要伪装?难道是他误会了?
这超绝的钝感力……崔衍昭沉默,就这还想去守城,怕不是被敌人抓了还没搞清楚敌人在哪里。
过了一会,崔衍昭幽幽叹了口气。
“谢启,你和别人不一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守城这种事上。”
作者有话说:
----------------------
不好意思,之前的情节创到了大家,已修改并深刻反思qaq。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