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崔衍昭茫然又无辜的神态,他也实在无法忍心苛责。
古文晦涩,理解不了也不是崔衍昭的问题。
而且那些文士难道是吃干饭的吗,还要崔衍昭亲自来教导孩子?
思路通达后,王适安也不介怀这个了,直白了当道,“天下佳人再多,臣心中也只有陛下一人。”
他想,外面的天地大,崔衍昭肯定是担心他在外面迷失,不想让他离开建康的。
被王适安看着,崔衍昭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视线。
“……朕知道了。”
他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一阵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王适安凑近是耳边,语调轻快含笑:“天色已晚,路途昏暗,臣今夜可留宿否?”
*
第二天。
崔衍昭袖里揣着昨天在王适安睡着后连夜赶出来的加封诏书,期待地看着殿下百官。
时间太紧,他只来得及写一封诏书,其他都需要百官安排。
他相信百官的效率,百官当然是比他专业的。
封国公的内容比较多,总百揆,加九锡这些都需要在这一步走完。
封国公和封王也就是名义不同,现在攻克封国公这一步,以后封王和禅位都会进展得很快。
这么一想,退休的时间也快到了。
如果能安稳落地就最好了。
想到退休越来越近,崔衍昭心里充满期待。
他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流程:
大殿之上,某官站出来,表示大将军劳苦功高,应该加封。百官附议后,崔衍昭便把袖子里的诏书拿出来宣读。随后,便是太常谢启安排的羽葆鼓吹上场,在万众瞩目中开始晋封典礼。
很流畅的过程。
崔衍昭在心里模拟着过会的流程时,王清起身,端着羽扇,从容道:“陛下,臣有话要讲。”
崔衍昭努力按捺住心里的迫不及待,平静道:“爱卿请讲。”
王清潇洒地摇摇羽扇,目光扫视一番众人,朗声道:“大将军西取成益、北驱索虏、南清叛军,肃清民瘼,弘扬王化,德烛耀世,道辉照宇。秉为臣之节,功存社稷,万邦仰赖……”
脱稿演讲,演讲了很久。
好,好能说……
崔衍昭听了半天都不见王清闭嘴,心生敬佩,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袖子里的诏书。
给他一晚上都写不出这么多词。
王清即兴演讲,狠狠炫了一把文采,享受够赞叹的目光后,便图穷匕见,“臣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王清,请封大将军为皇后!”
崔衍昭被过长的前摇绕得有点晕,听见王清总算说到重点,下意识点头:“就依……啊?”
请封大将军为什么?
谢珉站起身,姿态优雅从容,一幅运筹帷幄的样子,“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