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经历数度战火的宫殿多处斑驳,就在这破败的宫室中,贺兰绪阅过奏章,轻轻点头:“爱卿所言,句句在理。”
他外表文雅俊秀,一身宽袍大袖,气质斯文。
“我大燕初立国,正是需要下达政令,改变风气。”
呈上奏章的司农卿荀聪正气凛然道:“敦教化、擢贤良、严法度、劝农桑,实施起来,还要陛下全力支持。”
贺兰绪:“朕加封你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如何?”
“谢陛下。”
贺兰绪轻笑,又忍不住咳了两声。
政事比军务更加费神,从前领兵作战,屡次游走在生死之间,也不觉得辛苦。
现在做了皇帝,反而常感到力不从心。
荀聪担忧道:“陛下?”
“南方的……”贺兰绪撑着头思忖一阵,还是没想起南方朝廷如今的国号,南方改朝换代频繁,以至于他们都麻木了,根本没留意过南方具体的国号。
“爱卿,朕还需要你办一件事。”
“由你作为使臣前往建康,告诉他们朕欲与他们修好,三年之内绝不进兵。”
荀聪:“这……”
荀聪感觉他们有点吃亏。
贺兰绪:“礼不伐丧。这样的道理,爱卿想必比朕更明白。”
荀聪是正经的颍川荀氏出身,而贺兰绪则来自鲜卑六部中的贺兰鲜卑。
论文化水平肯定是荀聪遥遥领先。
“礼不伐丧”这话从贺兰绪口中说出来,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不过荀聪没有辜负他的名字,很快就想到东面的伪夏。
比起间歇性北伐的南方,还是防备利益冲突更加尖锐的伪夏更为重要。
其实在他看来,南方也是伪朝。
前朝失其神器,有能者得。何必非要认为偏居一隅的南方朝廷是正朔?
虽然他们大燕没有钱,连修缮宫殿都修不起,但有贺兰绪这样的雄主,未来可期。
作者有话说:
----------------------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