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音与莫璃视线一碰,随即似笑非笑地睨了改变态度的帝王一眼:“我只提供舰船的设计图纸及技术,以及出航途中的向导,还有货物贩卖时争取最大利润的讨价人员。”
康熙目光一顿:“也就是说,人由朕出,货由朕出?”
“不然呢?战舰上的配置人员,未来就会是大清海军的人员,如果我来出,你能放心?再说了,我可没有那么多的闲人。至于货物,赚来的钱是给你改革内政用的,不是你出谁出?”徽音扶了扶腰,撇嘴道。
“朕好像占了便宜。”康熙意动了,那些洋人的东西在大清都是稀罕玩意儿,那么同理,大清的东西在洋人那,恐怕也不会很平常,这里面的利润的确很大。其实银钱这些倒是次要,他到底是为帝的,不至于眼皮子浅薄到这个程度,真正让他心动的,是海军!
“不会,等船队平安抵达,所有利润的两成,你必须用来支付战舰图纸和技术的费用,还有,即使你的人死在海上了,我的人也要完好回来,否则……后果由你来承担!”徽音眸子一眯,流露出两分杀气。
康熙脚底窜上一股寒意,同样眯了眯眼睛。
“莫璃可以为你训练海军,当然,只是几个人,然后由这几个人训练其他人,你尽快挑出人选吧!”徽音合上手中的竹竿,本要收入袖中的,可最终她递了出去,“呐,这个送你,平时看地图的时候好用,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要回去了!”
康熙接过伸缩竹竿,沉沉的眸子定格在徽音微凸的肚子上,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他呼出一口浊气,几步走到书案后,细细研读那份名为“凤凰展翅”的册子。
第2章 有阁颂音
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康熙下旨晋封爵位,却是引起了满朝哗然。
皇长子胤禔晋为直亲王,从禁所移至府中;皇二子胤礽封为理亲王,暂居咸安宫,并着内务府选址建府;皇三子胤祉晋为诚亲王;皇四子胤禛晋为雍亲王;皇五子胤祺晋为恒亲王;皇七子胤祐晋为淳亲王;皇八子胤禩复为贝勒;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均为贝子。
旨意一下,所有人就都明白,太子复立是绝对不可能了,至于本来圈禁的大阿哥怎么时来运转了,大家也就是私下里议论议论,倒没人敢明面上表现出来。
而接到晋爵旨意的胤禛,不同于兄弟们那般的反应,反而内心份外沉重。太子不复立了,也就是说他所熟知的一切都变了,那么,他该何去何从?而徽音,又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正如胤禛所猜测的那样,徽音确实对这次分封爵位,有很大的影响。
事情还要倒回到上个月说起。
康熙看了“凤凰展翅”后,来回思虑了数天,精神振奋了许多,但是一想到一手带大的太子和长子,又满是伤怀痛心,许是和徽音有了共同秘密的缘故,他宣了已经回小汤山的徽音进宫,说起了两个儿子小时候的事。
还没听完,徽音就不耐烦了:“你就直说,想要问问他们的下场不就是了?”
“他们虽然做下错事,但也还是朕的儿子啊!”康熙眼泛泪光,悲悯之色一览无疑。
“我不是已经指明了路,你还啰嗦什么?年纪一大把了,做这副样子也不嫌难看!”徽音递了个受不了的眼神。
康熙想了半天,明白了什么,可随即老泪纵横地捶桌:“他们是大清的子民,是朕的儿子,怎能……怎能……”
“那你就让他们等死吧!权势之争向来残酷,如今你这个父亲当家,他们顶多就是行动受限,未来怎样不用我说,你也猜得到。他们一个三十八岁,一个三十六岁,正是大好年华,如果换一种方式处置,结局自是未知。”徽音翻白眼,既想留儿子在身边,又顾忌着本就淡薄的父子之情,天底下哪有那么理想的事?
“可……朕怎么忍心?怎能舍得?”康熙面显为难,似是不知该如何抉择。
徽音了悟了:“你想让我帮忙?”
“既然你如此说了,朕……朕便忍痛割爱了!”康熙痛心疾首地闭眼,仿佛将要砍掉他的一条臂膀一样。
徽音无语了,她咬牙道:“你可以再得寸进尺一些吗?”
康熙不理会这话,只捧心受伤道:“朕的两个爱子,保清、保成……”
“哼,等我安排好了再说!”徽音愤而起身,一脸煞气地出了乾清宫。
当然了,这些其他人是不知道的,所以除了心有不满的徽音,谁也不知道大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