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一次性铲除掉这个对手,需要耐心的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现在洛比特依靠模仿她得到了甜头,已经产生了惯性,未来要想办他,只需稍微操作就好。
她收拾了一会儿,傍晚天色刚刚变得昏暗起来,佩妮就背着小包跟其他学生一道回了克拉克街。
后脚,纳什先生和弗莱德也推着车到了门口。
他们二人将罐子拎下来,进门时神色有些复杂,黛莉一眼就发现了。
“怎么了?今天又有人说要取消订奶吗?”
黛莉好奇地问。
纳什先生点头说道:“是,今天又有两小家店在说。
监督员认为他们现在使用的的牛奶太稀了。
他们只好取消,更换一个供应商。”
说的正是那位卫生监督员奥利凡德。莫桑纳。
除了卫生之外,他还有权利监督这附近市场上的商品质量。
多罗斯街,克拉克街,都在他的管理范围。
写进《公共安全法》里的乳制品,照理来说确实是着重监督的对象。
“这怎么可能呢?农场送来的奶一直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往里掺水。”
弗莱德有些想不通,但依旧很乐观:
“不过,没了这两家也没关系,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客人,大不了再去别处推销。”
弗莱德与纳什先生每个月要帮农场卖掉八十镑的牛奶,一个月才能赚到八英镑的提成。
如果达不到这个销量,他们就只能往杂货店里多匀一点卖。
黛莉觉得这事,问题多半是出在监督员莫桑纳的身上。
尽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不给牛奶掺水这样的小事,在整个伦敦又有几个人遵守?
全都是民不举官不究,虱子多了不怕痒。
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影响很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特定的事件压迫下,监督员们才会严苛的按照法律抓起典型。
否则,平时这些监督员能有那么认真,还真就兢兢业业去检查?
要是整个伦敦的监督员都有这么敬业,全体居民都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生活,伦敦估计早就第三次工业革命了。
想来,是有人想针对她家,花钱买通了监督员,要给她家的人找不痛快。
但是,她家逢年过节日常的供奉给莫桑纳的东西也不少。
这监督员替对方办事也并不尽心,只挑剔了那么两家小餐厅。
想来,莫桑纳恐怕也没收到多少好处,没有多到值得他对费大功夫来找她家的麻烦。
多罗斯街上在她家订牛奶的商户多达几十家,没人有这个脸面让莫桑纳挨个去挑刺。
可是,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