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深沉(63BPM)
|5-61|2---|
邦有道谷,
|1-65|3---|
邦无道谷。
|2-35|6-5-|
耻也耻也,
|3-21|6---|
言之不怍。
|5-32|1-2-|
为之也难,
|3-56|1---|
言过其行。
|2-16|5---|
君子知耻。
【儒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论语·宪问篇》第一章,朱熹注: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
核心精神:
知耻守节、言行一致、重信轻利。本章确立儒家耻德观——知耻是道德的基础。
关联知识:
?与《孟子》人不可以无耻的耻感论述
?与《礼记》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的士节
?与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故事
?与顾炎武廉耻论的发扬
现代回响:
?政治伦理:官员道德底线研究
?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
?教育伦理:师德师风建设
?心理学:羞耻感与心理健康
?法律学:职业禁止与道德评价
这些跨领域的影响,证明宪问耻德思想的现代价值,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喜欢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