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执掌“声-音-乐-道”的升华路径
《乐记》勾勒出“知声-知音-知乐”的认知与修养进阶。大司乐的制度性存在,正是为了在实践上确保这一形而上学路径的完成:
·从物理性的“声”(律管、钟磬),
·到艺术性的“音”(旋律、节奏),
·再到伦理政治性的“乐”(德音、雅乐),
·最终通达宇宙论的“道”(“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司乐是这条升华之路的制度性引导者与守护者。
二、充当“天人的中介系统”
大司乐的核心职能——“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只…”——揭示其终极角色:通过人间最精妙的声律系统,与宇宙的节律(“天道”)进行校准与共鸣。
·乐,在本质上被理解为“天地之和”;而大司乐的工作,就是运用具体的乐器、乐舞、乐律,在人间精准地“复刻”并“彰显”这种天地的和谐。
·在这个意义上,大司乐是一位“宇宙秩序的声学工程师”,他主持的每一次“大合乐”,都是一次人间的“小宇宙”对神圣的“大宇宙”的模仿与回归,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声学实践。
三、确立“乐教”的本体论地位
大司乐的存在,雄辩地证明了在华夏文明中,“乐”与“礼”一样,被安置在文明大厦的基石位置,共同承担着“节万事、通人神、和人伦”的本体论功能。大司乐制度,就是这一哲学理念最彻底、最系统的制度性表达。
---
【陆·音乐版】双形态《大司乐》吟诵
1。童趣版《大司乐爷爷的学堂》
调性:C大调|节拍:24拍|速度:活泼地、充满好奇地
|33|31|55|5-|
大司乐,爷爷忙,
|22|26|53|2-|
教王子,在成均。
|33|31|55|5-|
乐德课,心善良,
|23|56|53|2-|
孝友忠信心里装。
|11|15|66|6-|
乐语课,声朗朗,
|55|53|21|2-|
诵诗歌,言有章。
|33|31|55|5-|
乐舞课,袖飞扬,
|23|56|5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