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的地位
居于与之间。它既是超越的(因其源自天),又是内在的(因其是人之本性)。因此,人通过深入自己的本性(、),就能通达天道。内在心性的深度,即是超越天道的高度。这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特质的经典表述。
三、道:在途中生成
率性之谓道——这意味着不是预先铺好的固定轨道,而是在遵循、发挥此天赋本性的动态过程中被开辟和生成出来的。道是生命的展开过程本身,是在时间中的实现。
四、一个根本的循环
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天→性→道→教→天。它描绘了这样一个历程:超越者(天)将自身赋予人(性),人通过遵循此性而开辟人生道路(道),这条路需要修养来完善(教),而修养的终极目的,是回归并与天相合。这是一个从天道出发,又复归于天道的存在论的圆圈。
---
【音乐版】双形态《天命颂》吟诵
1。童声版《天性歌》
调性:F大调节拍:24拍速度:天真活泼
|1155|665-|
上天给我好天性
|4433|221-|
就像种子藏心里
|5544|332-|
浇水施肥快长大
|5544|321-|
开出美丽人生花
1。雅乐版《天命吟》
调性:D大调节拍:44拍速度:深邃悠远
|5565|3-2-|
天命之谓性
|1235|2---|
率性之谓道
|3356|5-3-|
修道之谓教
|2353|2---|
中和至德要
---
【中庸小百科】
·核心出处:《礼记·中庸》(第三十一篇),后独立为《四书》之一
·核心精神: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致中和;诚者天之道
·关联知识:儒家形而上学、心性哲学、中庸之道、诚明思想、天人合一
·现代回响:天命之谓性为现代天赋教育提供哲学基础;率性之谓道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理论深度契合;致中和思想为当代人寻求工作与生活平衡、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提供古老而弥新的智慧。
喜欢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