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她在主子面前又受倚重,也从不骄横,姐妹们都都喜欢和她亲近。
也总在她面前说廖长生的好话。
“我和修远商量一下,干脆选个好日子,把你给嫁了。”萧玉琢同梅香说道。
梅香脸红的如秋日西沉的太阳,“娘子……婢子才不嫁呢!”
这话说的多少有些心虚。
见萧玉琢似笑非笑的看她,她连忙又补了一句,“若是要嫁,也……也等着竹香先嫁了!”
竹香跺了跺脚。“说你的事儿呢,你扯我做什么?”
萧玉琢沉吟片刻,“如今看似平静,但还有许多事儿要忙呢,且等等也好。只要你们自己不着急,我急什么?”
她说完看两个丫鬟一眼。
见两个丫鬟连连点头,还真是不愁嫁的样子,她便也没有逼迫。
这年头的小娘子,能叫她们多享受享受恋爱的时光,也挺难得的吧?
萧玉琢把嫁丫鬟的事情往后推了推,过了年节,便先忙碌起在长安建学馆的事儿来。
有了先前在宛城建学馆的经验,此次从一开始就顺利了很多。
学馆选址也在城南,就临着曲江池不太远。
这事儿交给十五娘操心,十五娘的面貌就像换了个人似得。
整日四更天就精神抖擞的爬起来。今天要做什么事儿,要筹备那些东西,都拿纸笔记下来。
记录的纸就揣在袖袋里,随时来看。
完成一件,就拿炭笔划去一件。
瞧她的精神头儿,哪里像是失去夫家,失去孩子,并且再不能有孕的妇人模样?
她只怕把那未建成的学馆,都当做了自己的孩子,不计得失的全心付出着。
“春暖花开的时候,咱们的学馆也能开始招生了。”十五娘同萧玉琢走在萧家花园廊间,“我还真有些紧张呢,长安毕竟和宛城不一样,招收学生的模式也不一样。”
萧玉琢点了点头,“当初宛城招收学生,主要收的是寒门学子,所以免束脩是最大的切入点。而长安不同,长安多有官僚世家。不是有句话说么,在长安扔下个石头,砸着十个人八个半都是当官的。”
十五娘掩口笑起来,笑完又叹气,“姐姐说的不错,官家孩子要么自家就请有先生,要么就上了族中的私塾。我还真怕学馆收不到人呢?”
萧玉琢眯眼笑了笑,“我倒是有个主意,咱们自己家里就有最吸引人的先生,怎可放着不用呢?”
十五娘狐疑的看着萧玉琢,“咱们自家?”
萧玉琢点了点头,“是啊,既是要办和旁人不同的学馆。这先生自然也要和旁人家的不同啊!”
十五娘皱起眉头,仔细的想了想。
“你忘了咱们家有两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了?”萧玉琢提醒道。
十五娘眼前一亮,“姐姐是说大伯和四叔啊?”
萧玉琢微微一笑。
“哎呀,我怎么把自家这么便利的条件都给忘了!我这就去请大伯和四叔!”十五娘转身就要走。
萧玉琢一把拽住她,“你可想好了要怎么说服他们?万一他们不肯呢?”
十五娘呵呵一笑,“姐姐你就放心吧!”
说完,她奔长房院中去了。
男人大约都有好为人师的秉性。
原本听闻十五娘和萧玉琢要办学馆,萧大爷是不怎么赞成的。
可十五娘说请他去做先生,要他教授好些学生,倒也不是为了叫学生们考功名,而是先叫学生们懂得做人的立身之本。
萧大爷自从“萧氏文法”成为大夏的大热门以后,对此还真是大有感悟。
他想了想,还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