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受灾之时,受灾之地的商人,为了谋取银钱,也会抬高粮食价格,造成百姓们没钱买粮,导致死亡。即便有钱买粮的富家,也被坑了大量银钱。
“这样恶劣的行径,如果不固定价格,要如何阻止?他们倒买倒卖别的商品也就算了,朕可以不管,但对于粮食,必须要固定价格!”
严嵩道:“正是呀陛下,臣等之前之所以不希望陛下推行商业,就是出于此的考虑。商贾们都是投机倒把、倒买倒卖之人,如不抑制商贾,受害的还是百姓……”
秦政道:“朕自然知道难以阻止。但是,发展商业的益处,总体来说,还是大于弊处的。如今固定粮食价格,对百姓就是一种保护。
“萧爱卿,现今的粮价几何?”
萧何拱手道:“回陛下,现今一斤大米、小麦、大豆五文钱……”
“五文钱,不便宜。那就再下降两文吧,改为每三文钱可购一斤大米、小麦、大豆。
“还有朕正在种的新粮食,包括红薯、花生、土豆,以及等到秋天,朕打算种的玉米,全部改成每三文钱一斤。只改这七样便可。
“征收的粮食,也固定为这几样。其他的食物,可以让其自由发展,根据市场的起伏而定……”
秦政说完,萧何又道:“陛下,要改粮食的价格,怕是会引起商贾的反对……”
秦政眉头微蹙:“又是商贾。他们除了给大夏捣乱,阻挡大夏发展的脚步外,还有什么用?文天祥何在?”
身材瘦长的文天祥迈步出列,拱手道:“臣在。”
“传朕的旨意,自今而后,由国商开始收购夏国所有的商业。将一切能够收为国有的商业,都并入国商,统一管理。”
“是,微臣领旨。”
秦政肃然道:“随后,你们即刻拟定诏书,颁布全国,昭告天下,将以上七样粮食的价格公布出去,并定为永世不可更改的国策。”
“至于商贾,所有不遵守朕所定下的粮食价格的商贾,擅自虚报粮食价格的商贾,以抗旨罪论,抓入大牢,斩首示众,并抄没家产。”
严嵩等人听秦政的口气变了,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便都不再多言,一脸严肃,拱手应声:“臣等遵旨。”
“对了,还有这个扩建皇宫的事,”秦政的声音变得有些轻松,“由内务府、户部、工部共同筹建,至于主持此事之人……”
秦政沉吟,他有些犯难,朝中的大臣都挺忙的,王承恩也兼着东厂和内务府两个职位,事务繁忙,未必有时间主持扩建皇宫的事。
他沉吟半晌,脑海中闪出和珅的面容。和珅因为贪污的事,现在还被关在大牢里,不过自己并没有处死他。
他的能力是有的,对自己也还算忠心,学识也渊博,能胜任建设皇宫的事,倒是挺适合主持扩建一事的。
想来,他经过了被抄家一事,也该老实了,应当不敢再乱贪污。如果他再贪,就只能处死了。
于是开口道:“便由和珅主持此事吧,让他戴罪立功。王承恩,稍后你去天牢,将和珅领出来。他若是愿意为朕效劳,就让他主持。”
“奴婢领旨。”王承恩躬身应下。
“好了。就这样吧,众爱卿都去忙吧。”
“臣等恭送陛下。”
在众大臣的喊声中,蓝色屏幕消失。
秦政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左右打量一眼水中已经露出尖尖小荷的荷花,缓步向亭外走去。
一边走一边复盘了刚刚与七个阁臣的谈话,今天一共安排下去了扩建皇宫、固定粮食价格、收购商业三件事。
这三件事都与经济发展相关,推行后会对商户造成极大打击,极大可能会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一些大商户和世家大族,可能会跳出来。
国内的大商户先不说,地方上江东的孙家孙坚、四世三公的袁绍家、颍川的荀家、张家。
这几大家族,都是老勋贵,都有大量的田地,主要靠着贩卖粮食发家,现今固定了粮食价格,只怕他们会跳脚,找自己的麻烦。
他们不找自己的麻烦就罢了,若是找自己的麻烦,那就莫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这些世家大族,在当地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培养了大量的士子、商贾,在朝堂上、军营中也有不小的势力,不利于国家稳定,若能清除,就尽快将之清除为好。
喜欢穿越皇帝,开局满朝奸佞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穿越皇帝,开局满朝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