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黄忠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对霍峻叹道:
“兵者,诡道也。”
“然每见生灵涂炭,心中终是不忍。”
霍峻乃笑道:
“老将军征战沙场几十年,犹自不忍耶?”
黄忠长声叹道:
“许是年纪大了,见不得这些。”
老将军收起染血的长刀,沉声道:
“传令三军,厚葬阵亡将士,不论敌我。”
黄忠站在长亭战场的高处,望着山下正在清点战利品的将士。
春风卷起焦土的气息,夹杂着胜利的喜悦。
“禀报将军,此战共缴获战车三百余乘。”
“牛马驴骡五千余头,军械粮草不计其数。”
军需官捧着竹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朱桓按剑笑道:
“曹休此败,算是打光了在永安近十年的积蓄吧?!”
黄忠却神色凝重:
“速传信诸葛丞相,就言荆襄已定,请加速进攻汉中。”
“南北夹击之势已成,此天赐良机也。”
当夜,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向北飞驰而去。
黄忠望着信使远去的背影,对众将道:
“天下大势,或将因此战而变。”
成都,魏王宫中。
曹叡接到战报时,正在与群臣商议边防。
“什么?曹休东南大军竟败于长亭?”
曹叡猛地站起,竹简“啪”的一声落在地上。
黄权拾起战报,细看后神色大变:
“大王,周鲂既为诈降,则说明齐人早有伐我之心。”
“此前关中齐军动向可疑,恐怕并非是冲着鲜卑人去的。”
“或许此乃齐人假道灭虢之计。”
“说下去!”
曹叡厉声道。
“臣怀疑,所谓征讨鲜卑皆是虚言。”
“诸葛亮真实意图,是要与荆襄军东西呼应,共图我大魏!”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侍中出列奏道:
“若真如此,荆襄军下一步必攻巴东。”
“届时关中齐军再出祁山,我军将腹背受敌。”
曹叡环视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