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用将军为先锋,实因此战关系重大,非将军不能胜任。”
赵云默然片刻,道:
“吾岂不知丞相苦心?然岁月不饶人。”
“吾常恐来日无多,不能再见神州一统。”
“故每战必争先,唯恐负陛下托付之重。”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无不感伤。
邓芝道:
“……将军不必忧虑,来日方长。”
赵云遂差人将韩瑶押解后方,同时修书向诸葛亮报捷。
信中特意提及:
“韩德丧子,必来报仇。”
“乞丞相许吾设计擒之。”
未多时,
人报俘虏韩瑶因伤势过重,死在槛中。
当夜,赵云独坐帐中。
抚摸着亮银枪,思绪万千。
这杆枪随他征战五十余载,枪下亡魂无数,今日又添四条。
他虽战胜,心中却无喜悦,反生悲凉。
邓芝入帐,见赵云对灯独坐,知他心事,温言道:
“将军今日大胜,为何闷闷不乐?”
赵云叹道:
“吾观韩家四子,皆当盛年,武艺不凡。”
“若能为国所用,必成栋梁。”
“可惜明珠暗投,丧命沙场,岂不可惜?”
邓芝道:
“今各为其主,势所必然。”
“将军又何必自责?”
正说间,
忽报韩德收拾残兵,在寨外叫骂挑战。
众将皆请出战,赵云却道:
“韩德新败,士气低落。”
“此时出战,必能擒之。”
“然其丧子之痛,令人恻隐。”
“不如明日阵前,劝其归降。”
邓芝见此,不禁慨叹道:
“陛下在洛阳时,常言子龙将军之德。”
“今日观之,果真君子也。”
左右将士闻之,无不动容垂泪。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