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53章 历史证明惹谁都别惹汉使(第13页)

第353章 历史证明惹谁都别惹汉使(第13页)

李翊广袖垂落,露出修长的手指:

“臣确有一策,思之经年,未敢轻言。”

“愚以为荆南之地,可采取‘以流易土’之策。”

“以流以土?这何谓以流以土?”

刘备重复着这个陌生词组,轻抚下颔思考。

“请容臣详解。”

李翊趋前三步,有条不紊地说道:

“今荆南蛮乱,根在土官世袭。”

“蛮酋如沙摩柯者固然忠义,然其子孙未必贤良。”

“若代代世袭,终成国患。”

“臣以为可授现有蛮酋汉官印绶。”

“如沙摩柯等有功之辈,可封都亭侯。”

“至于荆南土官,必须改为流官。”

李翊提出的政策,其实就是改土归流。

当然,历史上的改土归流中的土,一般是指本地土司。

汉朝虽然没有土司,但可以用来代指本地土官。

因为偏远的地方,不容易替换官员。

参考如今的交州就可以了。

交州为什么有那么多汉人豪族?

其实就是汉武帝灭了百越之后,迁了大量汉民过去。

然后汉官在那里积累了雄厚势力,从而成为当地的百年望族。

但汉官仗着职权欺压本地少族的情况实在屡见不鲜。

毕竟这天下,像诸葛孔明那样公正无私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李相这是要废世官吗?”

李翊转头,目光如古井无波,“昔大禹治水,疏胜于堵。”

“蛮酋子弟学礼乐诗书,渐染华风,何乐不为?”

“若蛮酋抗拒呢?”

“可杀之。”

李翊澹澹地回复了这三个字。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很少简单李翊这般简单粗暴地说出这三个字来。

可只有李翊清楚,改土归流想要真正实施,是不可能不伴随武力的。

为什么历史上只有清朝的改土归流成功了?

因为人家打了二十年,前后用兵超六十万人。

累积耗费白银达数亿两。

所以改土归流看似是抚定地方的善策,其实背后也是伴随着武力镇压的。

而武力镇压的代价可不小。

李翊想在荆南采取这个政策,其实也是在帮交州的诸葛亮进行实验。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