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细细道来。”
李翊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吏员俸禄微薄。”
“录事月给六百钱,巡吏四百钱,皆以新钱发放。”
“他们拿着景元钱买米沽酒,自然要拼命维护钱法。”
“况且,吏多则耳目灵。”
“倘有民间私铸者,若按旧制,县衙差役不过三五人。”
“如何查得过来?”
“今设专职巡吏二十人,日夜盯防炉坊,谁能妄动?”
在李翊看来,
我们要招募的是吏,而不是官。
国家肯定能养足够多的吏,且不会造成官吏系统臃肿。
而且吏越多,越加强了我们对社会的管控力。
要知道,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货币政策,是只有蜀汉的直百钱发行成功了的。
魏、吴两国都以失败告终。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汉对社会的掌控力很强。
他们养了很多吏。
吏可以作为官府的触手深入社会的毛细血管,增强对私铸的打击。
另一方面官府可以用新钱给他们发工资,那么捍卫货币秩序就不但有利于自家政权。
也有利于这些吏员家庭,使他们会成为政权的坚实后盾。
毕竟工资拿的就是这个,他们肯定得拼命捍卫。
否则钱不值钱,害的是自己。
当然了,蜀汉国小。
其经济发展带主要集中在了成都平原。
所以蜀汉对社会掌控更加容易。
但李翊要管控的是整个帝国。
体量与工作量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令本位面的刘备都不得不慎之又慎。
如果不是昨晚上李翊好说歹说,刘备都仍在犹豫要不要这么快就发行新币。
“吏员贪腐,与豪强勾结,此类状况不得不防。”
刘备出声提醒李翊。
养太多吏,是有可能造成官商勾结的现象的。
“陛下宽心,对于此类现象,臣也已想好了对策。”
李翊对此早有成算,他洋洋洒洒向刘备建议。
“巡吏每季轮调外郡,避免其与当地豪强勾结。”
“此外,查获私铸者可分没官铜的三成。”
“在这样的条件下,虽不敢说杜绝吏员与豪强勾结。”
“但绝对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