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主帅的命令后,众将齐齐起身,异口同声地大喊:
“喏!”
可以见着,夏侯惇在军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众人也都很服他。
也许有人会奇怪,
夏侯惇这货不是“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吗?
这种货色怎么可能得到众人的敬服,曹操又怎么会放心把如此重要的主战场全权交给他来指挥?
诚然,夏侯惇有很多人类宝贵的精神笑话。
比如什么肉票将军、完体将军、种地将军、盲夏侯之类的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夏侯惇如果真是一个没本事的庸才,是不可能在曹操那里升官不停的。
即便他是宗室也不行。
不然看看隔壁夏侯渊,一辈子混得有多惨多累就行了。
夏侯惇作为宗室第一人,在曹营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呢?
大概就相当于刘备阵营的关羽、张飞的角色。
夏侯惇是曹操的大股东,是最早一批的有钱有势的合伙人。
这就有点类似张飞的角色了。
另一方面,夏侯惇搞后勤还有种地是一把好手。
这种能力放在古代,其实比你打仗勇猛要更吃香一些。
就好比现代人通常只会崇拜张良、韩信,而不会看重萧何一样。
他们喜欢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的战无不胜。
而对萧何的后勤内政管理不屑一顾,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所以“种地将军”不能完全算是对夏侯惇的调侃,人曹操就好他这一口。
当然,能力都是其次的。
夏侯惇有一个优点,是张飞和关羽都比不了的。
那就是非常会来事儿了,非常懂职场。
夏侯惇作为曹营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兄弟团,股东二把手。
这些标签加在一块儿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很难不飘,可夏侯惇没有。
他从来不以此自傲。
比如,在第二次河东之战中。
钟繇就能够直接统率夏侯惇。
这事儿要放在曹营里简直是倒反天罡,异姓将领居然能够指挥宗室将领。
尤其当时夏侯惇的军衔远比钟繇要高。
但是夏侯惇认为钟繇善于安抚人心,适合当刺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夺取天下。
所以甘愿接受钟繇的领导。
这就是夏侯惇的政治觉悟,不以资历自傲,能够顾全大局。
诚然,张飞、关羽都能征善战,军事指挥才能也完爆夏侯惇。
但说一个很现实,很残酷的问题。
那就是你作为国家二把手,其实是不需要你军事指挥才能有多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