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的工作氛围很压抑,但却又有种激发人努力工作的欲望。
李翊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领导。
“相爷真命世之英也,佐其幕下,如沐春风而芝兰自芳也。”
陈群若是感慨道。
少时,侍从端了盘鱼脍过来。
陈群谢过,方用筷子夹了片鱼肉,尝了不到两口。
脍尚未来得及咽下,忽闻廊下靴声橐橐——李翊竟已食毕归来!
惊得他喉间一哽,鱼刺鲠在嗓中,咳得满面通红。
急掷象牙箸于案,拂袖趋迎。
二人叙礼方毕,李翊径自踞坐,取《齐律》草案细观。
然后不发一言,便开始提笔批注。
陈群垂手侍立,眼角余光瞥见丞相时而蹙眉,时而颔首。
窗外日影渐西,将二人身影拉长投于粉壁,竟如狱吏囚徒之状。
忽闻更鼓报申时,李翊掷笔而起。
将他批注完的草案交给陈群,道:
“文长可照我所注之例修改,改好之后,再拿来我看。”
陈群双手接过,还未来得及开口。
忽见张郃大步踏入堂中,抱拳禀道:
“丞相,大伾山军报至!”
李翊接过军报细看,眉头渐锁。
半晌,掷简于案,冷声道:
“司马氏困守孤山,已是瓮中之鳖。”
“拖延日久也就罢了,怎会折损这许多钱粮?更兼伤员过重!”
他抬眼直视张郃,“我齐军抚恤之制优厚,莫非有人借此渔利?”
因为此前修改《军律》时,李翊提高了军人的待遇,给了伤员很大的补贴。
甚至终身残废的,其子女都有优待。
这就导致河北每年的军费支出非常高。
很多人都劝李翊削减军费开支,认为天下没有哪个诸侯会如此优待士兵。
起初,李翊迫于过高的财政压力,一度真的想要削减一下军队补贴。
但此举召来了河北诸将的一致反对。
他们每年能够从政府得到巨额的钱粮、绢布、还有牛羊补贴。
河北诸将已经这个政策视为他们的禁脔了。
谁敢去动这项政策,他们就要和谁拼刺刀。
迫于压力,李翊还是没有砍河北军人的福利。
一方面,这调动了河北人参军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待遇好,使得政府可以筛选出更加精壮的士兵出来。
所以,只能咬咬牙,坚持坚持了。
但李翊也绝不允许,有人钻空子,骗取国家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