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关羽此刻,却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历史上的水攻,都是直接掘堤坝之水,引水灌城。
但如今天公作美,暴雨连下数日。
如果引水灌溉,是有可能直接把于禁所在的安阳城给一举冲垮的。
因为三国时期的城墙,主要是夯土墙。
在面对大水的冲击时,有可能被直接冲倒。
关羽适才登高望远,就发现于禁所在的安阳城,城池远不如新城坚固。
毕竟三国的坚城,屈指可数。
而于禁之所以率七军屯驻于安阳,也好理解。
安阳距离曹仁所在的新城不远,两座城池可以护卫犄角。
相互呼应,对望为援。
但关羽却敏锐察觉到了,先擒于禁的战机。
“……如今虽然水位暴涨,只是将军欲直接引水冲垮安阳,恐非易事。”
陈登提出了关羽作战计划的难点。
水攻虽然好,但前提条件也多。
第一,你得修运河把水引来。
第二,你得修堤坝不能让水跑了,要让它流向你想让它流向的地方。
这两项工程都是极费人力、时间的。
通常都是进攻方有巨大优势时,才敢这么干的。
不然城里人的要是出来骚扰你,你就没法踏踏实实干。
所以围水灌城,通常都是用时间来换的。
关羽脸色此刻十分兴奋,他对陈登说道:
“元龙可还记得,八年前,李相在淮南所为之事乎?”
八年前?
陈登眼眸一蹙,仔细回想。
八年前那会儿,还是曹刘的蜜月期。
两家联合,一同灭掉了不可一世的袁术。
然后两家共同瓜分了淮南。
之后在李翊的出面牵线之下,曹刘两家合作,一起修建了一项伟大的工程。
“芍陂河道!”
陈登如醍醐灌顶,几乎脱口而出。
八年前,在李翊的主张下。
曹刘两家以芍陂为点,向上修建了大量运河。
将淮水、灌水、颍水全都连接在了一起。
当时李翊这个作法,遭到了刘营不少人的批判。
理由就是,修芍陂虽然可以灌溉淮南农田。
但见效时间短,工程却又十分浩大。
这会使得将来曹刘两家的争斗中,刘营一方失去先机。
而李翊给出的解决办法是,跟曹操合作一起修,以减少成本。
等芍陂河道修好以后,两家一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