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齐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室。”
“与关将军视同一体,亲如兄弟。”
“将军即齐王,齐王即将军也。”
“将军又岂是与诸人同哉?”
“将军既受齐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
“但相为惜此举动,恐将来后悔耳!”
关公闻言大悟,拜谢陈登道:
“某适才不明,幸得有元龙开导。”
“若非足下高见,几误大事也。”
陈登暗想,大王都已经封了,我不劝你行吗?
现在自己奉命来配合你打汝南战事,我当然是希望你全神专注于汝南上。
而不是在官号之上计较这些。
反正你与齐王亲如兄弟,齐王又岂能亏待你?
陈登心头也是五味杂陈,他坐镇淮南,深耕近十年。
本以为齐王会把南方战事,交给他来打。
结果还是派了关羽假节,乃督护自己。
唉……
到底还是亲兄弟值得信任呐。
可陈登转念又一想,
关羽是齐国武官之首,李翊是齐国文官之首。
两个人都反对黄忠封后将军。
可刘备最后还是力排众议,把后将军之位给黄忠了。
也不知黄忠此时是作何感想?
在另一个位面里,
或许正如《三国演义》里写的那般,黄忠临死前对刘备说的那句话一样:
“臣乃一武夫,幸遇陛下!”
虽然历史上黄忠死时,刘备还没称帝。
但也正是刘备的信任和拔擢,才让黄忠这颗宝石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绽放出耀阳的光芒来。
如果没有刘备,黄忠或许将永远埋没在平凡武夫之列。
正说时,忽有探马飞报:
“曹操差于禁为将,领七路精壮之兵到来。”
“已屯驻于安阳矣!”
关羽急忙问具体情报。
探马回报说,于禁此来,耀武扬威,鸣锣击鼓,虎步向前。
关公闻言,勃然变色,美髯飘动,大怒道:
“天下英雄,闻吾大名,无不丧胆。”
“曹仁将汝南之兵,俱为关某打服。”
“缩于新城,不敢出战。”
“于禁匹夫竖子,何敢如此狂悖,小觑关某!”
陈登在旁侧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