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无错 > 第364章 别威胁我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第6页)

第364章 别威胁我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第6页)

这样的人物,在长安城里早已传开。

他看温禾不过十一岁的年纪,却穿着青绿色圆领袍,身后还跟着十个甲胄鲜明的百骑,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褚遂良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拱手道。

“在下弘文馆学子褚遂良,见过高阳县子。”

按大唐的规矩,温禾作为这一届春闱的副主考,所有参加春闱的学子,无论出身如何,都该称呼他一声“座师”。

当然一般不会这么叫,都是称呼爵位或者官职的多。

不过在对温禾时,都会谦称一声“学生”。

温禾虽然不在乎这些虚礼,但褚遂良如此,显然是不给他面子了。

温禾眼眸微眯,语气平淡地问道。

“你是何人?是谁允准尔等进入贡院的?”

褚遂良似乎没听出温禾话中的不满,依旧笑容不减,说道。

“高阳县子有所不知,按照惯例,春闱之前,弘文馆的学子都会来贡院巡游一番,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免得考试那日因不适应而影响文章。”

他的语气从容,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高高在上,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惯例?”

温禾挑眉,目光扫过褚遂良身后那些弘文馆学子,他们一个个神情倨傲,看着院子里布置考场的小吏时,眼神里满是轻视。

“某怎么没听说过?”

“为何只有弘文馆的学子可以来贡院巡游?其他参加春闱的学子,怎么没这个‘惯例’?”

褚遂良闻言,脸上的笑容顿了顿。

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不再说话,只笑着看着温禾,那神情仿佛在说“这还用问吗”。

温禾当即轻哼一声,将声音抬高到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

“你不说,某也知道,不过是因为弘文馆的入学者,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宰相、勋爵子弟,身份尊贵,所以才有这样的‘惯例’,是吗?”

弘文馆,堪称大唐最顶尖的学府,即便是国子监,在它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国子监收学子数千人,鱼龙混杂,有五姓七望这样的名门。

也有寒门或者是庶民出身的子弟。

而弘文馆只收三十八名学生,且门槛极高。

非勋贵子弟、非宰辅后裔、非才华横溢者,根本无法进入。

这些学生平日里由弘文馆学士亲自教导,也就是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他们不仅学习经史子集,还负责修缮皇家典籍。

接触到的都是寻常学子难以企及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弘文馆的学子,几乎等同于未来的朝廷重臣。

他们出仕后,大多直接进入六部担任要职,或是成为皇帝的贴身官吏。

比如褚遂良,日后出仕便是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后来又成为李世民的侍书,深得信任。

温禾对褚遂良的生平知道的不算少。

他确实有才华,书法更是冠绝一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而且在某些事情上,他也确实有担当,比如曾经劝谏李世民不要去泰山封禅,避免了劳民伤财。

这一点值得称道。

无论他的初心是什么,至少结果是好的。

可温禾对褚遂良的观感,却并不怎么好。

最让他诟病的,便是贞观后期征讨高句丽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