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马!这下咱们传令、侦察都方便多了!”张飞兴奋地绕着马匹转圈。
杜玉明比较沉稳,点头道:“有了这些,咱们团的火力配置和机动能力确实提升了一大截,也能算是个战斗团了。”
宋溪濂也难得露出了笑容:“牧之兄,看来跟着你,咱们团以后的日子不会差。”
吕牧之看着部下们兴奋的神情,大声宣布道,“行了,这下机枪连、侦探队、通信队、工兵队什么的都搞起来,咱们补充团也得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众人接收了武器装备,紧锣密鼓地安排训练计划,不敢浪费一天时间。
吕牧之这些天除了监督补充团的训练进度,还时不时地被校长叫到军校去。
没有别的原因,校长将工农一派清除出第一军和军校以后,干活的人少了,留下的人自然要多分担一些。
首先是保粤会直接更名为两广会,涵盖了粤省和桂省两省事务。
两广会如今由财政部宋志文主导,并被赋予了经济属性。
校长总是抱怨北伐军费不足,桂系也总说军饷告急。
宋志文便把两广的商人和地主全拉进两广会,方便他改良两广经济,增加税收。
同时通过两广会登记并控制各地的民团组织,平时可用于维护治安保证政令通行,战时可将民团作为预备役兵员使用。
现在保粤会扩张成了两广会,校长需要在里面安插自己的人手,吕牧之原本就是保粤会的一名理事,现在把吕牧之在弄到两广会里也是无可厚非的。
两广会里,原先的那些武术家们依然在任上,校长安排武术家前去教练民团,同时也有军队内的教官前去训练民团,保证对民团的监督和控制力。
吕牧之认为,虽然两广会现在对自己没什么用处,但只要自己在里面占了一席之地,总有一天,两广会能发挥自己经济和军事上的作用,自己也能从中受益。
宋志文在两广会成立之时,也见过一次吕牧之,并拿出了校长的炒股笔记。
吕牧之还记得当时的情形:
宋志文问道:“牧之,你总结的炒股笔记很有意思,有没有兴趣和去股市闯一闯?”
吕牧之兴趣不佳:“国内的市场太混乱了,除非能自己操纵市场,否则这炒股笔记就是一叠废纸,只有被别人收割的份。”
宋志文哑然失笑:“没错,除非能自己操纵市场。。。或许这国内的市场,真会有一天能被我所操控?不过我不喜欢操纵这个词,我觉得调节才更合适,调节市场。。。
牧之啊。。。这一切都取决于北伐军能否成功。。。”
。。。。。。
七月一日,革命军誓师北伐,出动八个军约十万人。
吕牧之的补充团隶属于第一军第二师,前后共训练三个月,将随军一同出征。
华夏几千年来有记载的北伐难以计数,但是成功的唯有朱元璋北伐成功过一次。
吕牧之知道,这一次的革命军北伐,将会是有史以来第二次北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