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两位,我还有事,生意上的事情,就进去找我的夫人祝三湘女士谈吧,她现在是渝城开发署署长,可以代表我进行决策。”
说罢,吕牧之就离开现场,前去会见张少帅了。
“维岳老弟!”张少帅一见到吕牧之,就气不打一处来。
“汉卿兄!”吕牧之拱手道。
“维岳,几年前早早就说好了,米国人的炼钢设备不是给我的吗?怎么跑到你的綦江钢铁厂安装上了?”张少帅问道,显然对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
“没法子,小鬼子在奉天造孽,这套最新的炼钢设备也无处安放了,只能安装在我的綦江钢铁厂了。”吕牧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高大烟囱,“不过我猜想少帅不是为了这套炼钢设备来的吧?”
张少帅张了张双手,“没法子,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我十几万军队,如今军费、武器弹药只能由中央供给,至于我本人,也不得不暂时下野,出国考察了。”
“所以?”
“我在中央也没有什么好的关系,只可惜随我入关的十几万东北军,唯望维岳老弟平时能帮上忙,多照应着些,我实在不忍心我走以后,东北军的建制被人拆散。”张少帅靠在椅背上,看着头顶的天花板。
吕牧之不知道张少帅此时什么心情,但东北军确实无辜。
“奉天兵工厂的军工设备都转运到了巩县兵工厂,军饷什么的我不好保证,但是武器弹药我看是可以给你们争取的,你的那些军工设备,在关内展开生产,供应东北军,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到金陵去开会,自然会帮着说几句。”
张少帅叹了口气:“也多亏你向我提出的工业革新计划,转移走了设备,否则我父亲知道了他倾尽心血建设的奉天兵工厂落入敌手,我真是没脸见他;
对了,我信不过别人,趁着我还在国内,你可以提出报告,将我暂存在巩县兵工厂的设备和工人转运到川省来,支援你的生产,当年在奉天,这些设备可以日产子弹四十万发,在你这里也不算埋没。”
“不然我下野之后,这些设备只怕有人肆无忌惮,被别人盯上,你若是可怜我的话,将来生产出来的弹药,能支援我东北军一二便好。”
吕牧之点点头:“既然汉卿兄都这说了,那我这就打报告,你放心,只要东北军的编制还在,弹药均由我来供应,我等着你回来。”
张少帅站起来,握了握手:“有你这句话,我就能放心出国考察了。”
张少帅走了之后,吕牧之接到了一封紧急电报,要求吕牧之即刻赶往金陵。
吕牧之将工业开发相关的事务,全交给自己的老婆祝三湘,祝三湘现在已经被安排成渝城开发署的署长,作为第五大家族成员,没有人对此有意见。
渝城现在已经在郊外修建了飞机场,吕牧之可以乘坐运输机前往金陵,不再需要坐船外出了。
金陵城内,又是一众熟悉的面孔。
“倭寇狼子野心,占我东北,袭击上沪,又陷我热河,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听到统领这样说话,何长官站起来:“统领无需担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德械师整训计划正在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旦能遏制住倭寇!”
刘峙摸了摸自己圆润的下巴:“是啊,忍忍吧,倭寇现在需要消化一下他们鲸吞的土地,下一次的进犯,应该不在最近了。”
统领坐在最上面,点点头:“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内部不靖,安能抵御外侮?”
吕牧之和其他年轻些的黄埔系军官坐在后排,前排都是年长些的长官们坐的。
吕牧之看着坐在自己前面的大脑袋,赫然就是刘峙的,前排的“老头子们”都一直决定挥刀向内。
至于坐在后排的年轻人们,也有不少意见一致,渴望功勋。
第110章淞沪警备司令
“牧之啊,你在川省,一是要做好备战,二是要钳制住刘湘。”大统领说道。
“是!卑职一定做好对日战备!”吕牧之站起来道。
“对日战备?不不不。。。我的意思是。。。”
大统领正在纠正,吕牧之插话道:
“卑职以为,小鬼子的下一步只有两个目标,一是北平,二是上沪,据有北平,则可侵吞我华北,拿下上沪,则可长驱直入我金陵,如此一来,长江以北我政治、经济中心尽失;
要想办法保住这些地方,则必须尽快做好战备。”
何长官来了兴趣,“现在对于上沪城的战备有一难点,就是我们已经在去年签下了《淞沪停战协定》,我军无法在上沪驻军,那该怎么做好针对上沪的战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