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请看,这是我们仿制日本三八式的辽造十三年式步枪,性能稳定,质量上乘,性能接近日式三八步枪。”厂长自豪地介绍着。
第101章初到奉天
流水线上,一支支崭新的步枪正在被组装起来。
吕牧之拿起一支成品,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膛线,点了点头:“工艺确实不错,钢材质量也比汉阳造精细,东北的工业基础名不虚传。”
看着这偌大的工厂,吕牧之心里是喜忧参半,东北有大批熟练的工人,若是能招去内地,比重新培训也要好得多,只可惜这里距离日本太近,国内的军阀混战还没落下帷幕,一年之后的九一八事变,很明显什么都改变不了。
随后,他们又参观了沈阳附近的炼钢厂和机械厂,巨大的高炉喷吐着烟云,轧钢机将通红的钢坯压制成型,显示出东北重工业的雄厚实力。
奉天省省长在一旁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东北的建设成就,很明显是非常自豪的,在彼时的夏国,有这样的工业成就,谁能不自豪?
参观接近尾声时,吴铁城停下脚步,看着奉天省省长和陪同的兵工厂负责人,“东北的军工实力,果然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中原战事正酣,叛逆作乱,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也更需要精良的武器来武装忠诚于中央的军队;
我代表校长,现向贵厂下一笔订单:采购三十五万支辽造十三年式步枪,以装备中央军各部。”
此话一出,连见多识广的奉天省省长都愣住了,兵工厂负责人更是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十五万支步枪!这是兵工厂数年的产量。
奉天省省长确认道:“我们仿制的步枪,单价是五十元一支,我想各位应该知道的吧,从日本人手上买正版三八式其实更便宜,不到三十就能买上一支。。。。。。”
“诶,说这话干什么,中央砸下这笔钱来,就是为了支持东北的工业发展,你家少帅不会有生意不愿做吧,为了张少帅,校长一向是不吝惜钱财的。”
吕牧之开始还愣了一下,但随即明白了吴铁城的用意。
祝三湘跟在吕牧之身后,碰了碰吕牧之的胳膊,轻声道:“我要是张汉卿,直接从日本人手上买原装步枪,再倒手卖给校长,一支枪白挣二十元。”
“你呀,怎么变得和你爸一样了,真以为造不如买?”
“道理我都懂,我只是开个玩笑嘛,吴省长代表校长收买人心,连我都看出来了。。。”
吕牧之看着还算‘现代化’的工厂,虽然比不了米国的,但是在吕牧之看来,这些厂里的设备是绝对不能留给日本人的,就算花大价钱买,也要买走!
吕牧之的想法很简单,九一八自己无力阻止。
若在三一年九一八全面开战的话,是以一个被军阀打的千疮百孔的农业国去打工业国,毫无胜算。
而在原有的时间线里,在三七年全面开战,至少国家还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
现在有了太平洋基金,吕牧之要做的就是在三一年的九一八之前,尽量转运东北的工人和机器,在三七年之前,建立起一套可观的产业和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