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祠的山顶上,是华夏历来为国捐躯者的雕像群。
竖立在入口处,最大的有两个雕像。
一个是宋亡时期的《三十万军民崖山赴海图》。
这是一块长度超过十丈的大型浮雕。
原本是山峰顶端的一大片石头峰尖,被凿开后,做了雕刻用料。
诗曰:
神州陆沉崖山畔,万万君民齐赴难!
情系枌榆长北顾,耿耿丹忱照千古。
且幸今朝人犹记,万代冤魂却沉寂。
将期舆图归赵璧,生民遥拜一樽祭。
另一块,则是甲申之变时《国士菜农汤之琼怒撞石阶为国殉葬像》。
取用的石材,是开凿下来时,最大的那一块石头。
诗言:
甲申惊变京师陷,庶民热血铸忠魂,
莫道神州风云暗,豪杰处处挽天倾!
汤之琼雕像的左侧,本是一块扭曲的石块。
长度仅有八尺,去掉了周围不能用的部分后,也就约莫一人高。
石匠们就地取材,将这石块安了底座,竖立起来,雕成了一个腰肢弯曲的老者模样。
倒也构思精妙。
老人没有姓名。
却是当初响应崇祯号召,献上一辈子积蓄的400两白银,破家为国的普通百姓。
这老人,捐款时已经六十多岁了。
他自言:
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全部为国捐躯,没有留下一个后人。
他已经老了,与其带进了棺材板中,还不如拿来解了君父的窘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主赐了他锦衣卫千户的出身……
袄儿都司之后,李自成投降。
朱由检曾详细在闯军中询问此老的下落……
然而,可惜的是,就算李岩,也对这老人毫无印象。
今岁,朱由检打回了京师,他派遣大量人力,寻找这老人的踪迹。
然而……
甲申年接连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