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妇孺齐齐投井自尽。
从白发苍苍的老妪,到三岁幼童,无一苟活……
亲眼目睹家人接连自尽,朱大典强忍着悲伤,对幕僚道:
“火药局中还残留有大量火药,若留下来被清军所用,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前文说过,明代火药不但京师制造,地方军队也会制造。)
众人大笑:
“敢不与阁老同死!”
(当时隆武皇帝,升任朱大典为文华殿大学士。)
于是,朱大典和总兵何武、副总兵吴邦睿三人。
把火药局残存的火药,全部集中到一起,然后把火药桶绑在身上。
朱大典的十几个随从,也要随他一起赴死,被他厉声呵斥:
“速去!吾将有事!”
朱大典要拉上敌人垫背,一旦有了军卒,就会引起清军的警觉,也就吸引不了太多人了……
这位被历史污蔑的豪杰,临死都在想着削弱敌人啊!
泪目……
朱大典将随从驱散后,金华衙门房门大开。
不多时,空无一人防守的衙门,就涌入了大量清军。
却见朱大典端坐主位上,周围朱大典的成年子嗣、随从、幕僚,脸上全都带着诡异的笑。
就在清军一拥而入,要将众人俘虏之际。
朱大典举火引燃火药……
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朱大典等人粉身碎骨,只留下浩然正气,长存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冲入衙门的清军,无一幸免!
……
朱大典——死的最悲壮的华夏豪杰!
朱大典塑像
(我的屁股,永远坐在百姓这边。
为英雄张目,就是这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写的,是为了那些被遗忘、被污蔑、被隐藏的英雄们的呐喊!)
博洛大怒,下令屠城。
史称:金华之屠。
金华最少被屠五万人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