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治三年,清军进逼平阳,因为隆武朝鞭长莫及,林之骥只得再次离任。
随后,平阳被屠。
也就是顺治三年,大概七八月间的溪江大屠杀。
这场大屠杀,历史记载比较少。
但是,正如开篇我说的——全国兴许有幸免于难的县,绝无没被屠杀的府!
《平阳县志·杂事志》记载的平阳大屠杀,其中一名主事者,是一名叫项永思的夷人。
也就是书中的——“有永嘉名色兵官项允思,随大兵至平东关。生员吕季铉……新居闳敞,率兵百余人踞之”。
色兵官,就是夷人做军官者。
——色兵,是元代“色目人兵”的语境延续,也就是夷人。
永嘉名,指的应该是永嘉籍,或者从永嘉来的洋人。
此记载,应该就是——清廷勾结的荷兰人,是其中一名领兵百人的将领。
当然,这个夷人,也有可能是被“我西洋圣教三柱石”徐光启等人,引入江浙地区的洋人。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放的那个三柱石老家图吗?
徐光启,上海人。
李之藻,浙江杭州人。
杨廷筠,浙江杭州仁和人。
看到没——全是长江口、杭州湾区域。
三柱石都是这里的人,人家“引进”的“高科技人才”,能少了?
而单单上海一地,到了康熙四年,徐家就已经发展出5万教徒。
将历史抽丝剥茧,掰开揉碎……
真相纵然被掩盖,却依旧能掀开冰山一角。
按照清初清廷重用西洋人的记载,以及不惜重金勾结荷兰人,对付郑氏来看——平阳县志的这个记载,该是真的。
……
听到林之骥的回答,张国元哈哈一笑,招呼两人吃菜喝酒。
酒过三巡,阎应元一边给张国元倒酒,一边道:
“张督此来,该是有所教我的吧?”
张国元看了阎应元一眼,心中大惊。
这小子!
果真猜到了我的来意!
怪不得陛下说此人可堪大用了!
就这份心思聪慧,就不是常人可比的。
“然。”
张国元放下筷子,拿起酒杯,冲下嘴里的菜肴。
待咽尽之后,才道:
“皕亨稍待,给你的任务比较繁琐。
林县,陛下有命。”
林之骥慌忙站起。
他起身离席,面北弯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