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痛定思痛,密信明廷大臣,要他们暗中给勇卫营下绊子。
恰好,油盐不进的勇卫营,也让明廷文人感到胆寒!
这样的明朝劲旅……
还能存在吗?
终于——
崇祯十三年,荆门、皖西之战,勇卫营折损十之二三。
刘元斌战死。
勇卫营只剩下三部。
崇祯十五年的罗山一战,孙应元孤立无援……
杨嗣昌麾下,尽皆坐看。
此战,自孙应元以下,整建制尽没……
如日中天的勇卫营,再少一臂。
三部,又去了其一……
得此惊天大喜,大清国上下终于放宽了心。
就在当年,大清国欢欣鼓舞的再一次入关抢劫……
却又折在了勇卫营之下。
杨柳青一战——
周遇吉带着勇卫营四千残兵,反包围七万清军。
兵力相差,近二十倍……
若是算上大清暗地里的盟友们,兵力差距更是高达百倍!
然而,就在这样荒诞的局面下——
大清国健儿苦战三天三夜,终于冲破勇卫营的包围圈。
英勇无敌的七万“我圣清开国满万不可敌精锐”,终于杀穿了四千“腐败落后胆小懦弱无能”明军。
丢下精锐甲兵浮尸百里……
勋贵、大将尸首都不敢带走……
朝鲜史称——“这一次建虏盛京城内,家家户户披麻戴孝,满城雪白,日夜痛哭,哀嚎声数月不消”。
……
被这“曹”字大旗一刺激,被打入骨子里的恐惧,袭遍全身。
过往种种,瞬间浮现脑海。
身为大清上等贵族,东莪岂能不知道姓曹的有多可怕?
曹化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