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在一百六十五卷,留下了这么几个字——“恐得罪,具白澄止兵状。”
啥意思?
恐得罪:害怕自己有罪;
具:在这里是秘密上疏;
白:坦白;
澄:是一个人;
止兵状:让士兵停止的事。
这个叫“澄”的人是谁?
现任福建御史汪澄!
也就是说,浙江巡按御史黄英,害怕自己牵连进去。
于是秘密上奏,说汪澄曾经要求地方不要抵抗叛军!
他将自己知道的消息,悄咪咪密奏给了朱祁镇。
证据再次到手了!
锦衣卫立刻出动,这一次,应该是有军方的人也参与了。
因为此时的靖难功臣宁阳侯陈懋,就在福建平叛。
汪澄没跑开,甚至都来不及自尽,就被抓了。
而汪澄又把另一人咬出来了——再前一任福建御史柴文显。
好家伙,连续三任福建巡按御史!
我尼玛!
又是窝案啊!
朱祁镇调动锦衣卫,立刻审讯之后,是怎么处理的?
《明史》是这么记载的“遂俱下吏,狱成。”
下面的吏员全抓!
“狱成”——招供了!
他们招供了什么?
招供了什么,按照江南那帮人修《明史》的惯性,是绝对不会记载的!
但是有个结局。
朱祁镇下令将柴文显施以“磔刑,籍其家。”
也就是本人千刀万剐,全族诛杀,未成年流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汪澄,被判处腰斩弃市。
同时,朱祁镇下令将宋新、按察使方册……等,十人俱坐斩!
也就是说,这件事,成为了朱祁镇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