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青从皇帝怀中抬起脸来,看着皇帝道:“皇上是怀疑臣妾被人利用了?”
皇帝没有回答,但他的表情显然是默认了。
穆青青微微蹙眉,倒是不想,几年不见,皇帝不似当初那么好骗了。
她微微垂下眼睑,“这种朝堂大事,臣妾不懂,是不是利用,臣妾也不好判断,由圣上裁决就好。可是皇上,当初臣妾在冷宫之时,乃是宣少夫人将臣妾掳走,又将臣妾卖给觊觎良久的西夏大皇子……这种事,难道还有假么?”
穆青青说完,便嘤嘤的笑声哭起来,哭声带着隐忍无奈,委屈至极。
皇帝轻抚着穆青青的脊背,“不哭不哭……朕知道你受委屈了!等宣文秉凯旋,朕一定给你一个说法。一定会严惩宣家!”
穆青青抬着一双哭红了的眼睛,看着皇帝道:“宣文秉凯旋?那如果臣妾说的都是真的,宣文秉收敛了足够的军饷,联合西夏兵马,忽而倒戈相向,转而攻打我天朝呢?何时才会是他凯旋的归期?”
穆青青这话,说的皇帝心中一惊。
毕竟穆青青这个大活人在自己面前坐着。
这说明当年冷宫之事却有蹊跷。
当时宣家还是他面前宠臣,且正是冷宫大火发生不久之后,西夏大皇子便和太子签订了友好盟约。
一向眼高于顶的西夏为何会主动与天朝签订友好盟约?且还甘愿向天朝进献岁币?这不等于间接的向天朝称臣了么?
傲慢的西夏如何能忍得下这么一口气在?
皇帝的目光又落在穆青青身上,脑中反复思量的,是她说过的每一句话。
第二日朝堂之上,皇帝稳坐与龙椅上,命大臣立时举荐骁勇善战的将军,并下诏书召回正在边疆抗击西夏的宣文秉。
大臣们一时都愣住了,不明白皇帝为何会在宣文秉接连有捷报传来之时,下这样的命令。
不少大臣都跪下恳求皇帝三思。
“皇上,宣大将军接连有捷报传来,两军还在边境僵持,此时实在不是召回宣大将军的时候啊!”
“是啊,皇上,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宣大将军就能将西夏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再不敢挑衅我天朝威严!此时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候,不能……”
“请皇上三思!”
劝慰的声音一潮压过一潮。
皇帝看着底下跪着的大臣,眯了眯眼睛道:“你们说的,朕自然都想到了,所以才让你们另外举荐大将。想我天朝泱泱大国,难道除了宣文秉,就连一个会打仗的人都没有了么?”
有大臣还要再去劝。
一直没有跪下求情的一位大臣冲高坤看过去,见高坤给他使了眼色,便立即上前一步,跪地言道:“皇上召回宣大将军实在是圣明之举!臣也是偶然得到宣家和西夏私通的信件。宣家因记恨皇上忽而贬谪,早就和西夏连成一气,谋我天朝江山!信件在此,请皇上过目!”
那大臣一言既出,朝堂皆惊。
高坤快步从皇帝身边步下,接过那大臣手中信笺,双手奉于皇帝面前。
皇帝一把从高坤手中将信拿走,飞速浏览,越看越是生气,越看脸色越是难看。
忽而见皇帝怒拍龙椅,“拟旨,包围宣家,宣家家眷一律不准出府!召宣文秉回京!”
此时金殿之上跪着的大臣们,皆不知道信笺上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但皇帝的怒容众人是看的清清楚楚的,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敢劝了。
别没劝好,再把自己搭进去。
高坤脸上露出微不可见的笑容。
皇帝原意是让皇城司围住宣家,但高坤知道皇城司如今在路南飞手中,路南飞和宣绍的关系,只怕皇城司困不住宣家。
他直接命衙门出兵,将宣家包围,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便是只苍蝇,也有的进没得出。
皇帝私下已经告诉高坤,一旦宣文秉入京,立即将人拿下。宣家全家流放两千里之外,永世不得回京,其后人也不得踏入临安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