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石壁慢慢向一侧滑去,没入洞壁,露出里面一间洞室。
从进洞到现在一切都匪夷所思,又无不出梦中相符。小时候经常来玩的洞里竟然有如此乾坤,萧遥也心里惊疑不定。梦中并没有出现这个石室,只是在刚才的石壁外金龙冲进萧遥的身体后他就惊醒了。所以这未知的洞室让萧遥不敢轻举妄动。
萧遥躲在通道里,用手电筒仔细扫视着出现的洞室,里面好象有石桌石凳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石台。
又待了半晌,看来没什么危险。萧遥小心翼翼一步步慢慢探进洞室。看来这里面真有点象很久以前有人休息的地方,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有些东西,另外那个石平台倒象是石床似的。
仔细查看了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后,萧遥来到石桌前,只见桌上放着一本书,一个葫芦,葫芦下压着一张绢,上面写着什么。葫芦的形状很熟悉,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石桌一侧还放着几个小瓷瓶。
萧遥放好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捧起葫芦放在一边,抽出那张绢布。借着手电的光仔细看了起来,上面铁钩银划笔迹苍劲。
“字谕有缘,余自幼学医数十载,自诩略有小成,遂遍游天下,寻药济世。后遇名医武老,始知天外有天。蒙武老不弃,侍立左右,所得颇丰。尤于养生延年之学,略有所得。泣别武老,拜潜虚道长于北海草堂,习得丹法秘决。终于悟得延寿一方。然一方易得,良材难求,穷余数十寒暑,终不得千年之材。不死之法,其难何堪!云游至此,喜得金鳞无数,遂居此洞府,悬壶济世,亦逍遥快哉!今忽有感,将赴黔北。未知归期何为。字留有缘,《百草录》乃余寻药所记,有缘自得。延寿一方,亦在此书中,有缘者如有所得,当以济世救苦,若居为奇货,则非余之所愿也。珍之重之!又壶内百年延寿丹一粒,有缘者自得,瓶中丹粒若干,可作济世之用。静山留字。”
萧遥低声念了一遍,心里一下子激动起来。天!真的是几百年前的高人,原来神仙之说指的就是这位自号静山的名医!
萧遥轻轻放下绢布,拂去一旁绢书上的尘土,百草录几个大家显了出来,字迹与绢书上的一模一样。
萧遥生怕这经历了几百年的绢书会碎掉,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延寿方几个大字印入眼帘。下面是几味药名和剂量。写着野参二份,王孙二份,脐香半份,红蕊一丝,醉仙一份,雪莲一份,上甲一份,香蕈一份,阳起半份。再下面还写了制作方法。再下面是几行字:千年之材,不死之法,百年之材,益寿延年,十年之材,祛病强身,寻常药材,果腹解渴之效耳!
再往后翻,全是记载的是一些草药,有名称,形状描述,功效等,有的还有图示,还有的记载了采集的地点。
真是一部宝书!合上书,萧遥暗叹,对于学中药的萧遥来说,几百年前的这部书,其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就不得了。
萧遥又拿起了葫芦,只觉得有些沉重,惊奇地细看,原来并不是普通的葫芦,而是一种不知名的石头所制,难怪有些沉重。轻轻揭开盖子,一股奇怪的香味散了出来,满室生香,只闻了一下就觉得浑身舒服。萧遥倒过葫芦,滚出一粒红色的丹丸,香气更盛。这就是那个什么延寿丹?萧遥自言自语地想,差不多吧,刚才留书里也提到过,应该不会错吧。看这里地上的灰尘,这里根本没有其他人进来过的痕迹,说明的确是这位叫静山的高人留下的,想来他既然住在这里的时候救济百姓,也应该不会留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萧遥想了片刻,大着胆子将药丸塞进嘴里,吞了下去,只觉得一股清香直入肺腑,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嘿嘿,要是真能长命百岁,那自己就达啦!萧遥回味了一会儿,查看起那几个瓷瓶来,从瓶上标的名称来看,都是几样治疑难杂证的药。心中又是一阵高兴。
萧遥取出塑料袋,将百草录仔细包好,又将绢布折好,突然现绢书背面有一行小字,拿过手电筒仔细一看,原来写着:洞口右上方有一机关,出洞之时务将其按下。萧遥默记一下,将其余事物一并装到背包里,默默站了一会儿,向着空空如也的石塌连鞠三躬。轻轻退出洞外。
来到最外的洞口,萧遥用手电仔细寻找绢书中所提到的机关。终于在靠洞顶的角落里现一处石头突出一截,与其他不同,萧遥按住那块石头,用力向里一按。只听得洞里深处一阵响动,整个洞都摇了起来,洞顶石头泥土不断往下掉,萧遥大吃一惊,连滚带爬顺着藤萝溜下峭壁。回头一看,手电筒的光柱下,整个洞都已经塌了下来,乱石堆在洞口,显然整个洞府已经全塌了。
村子里的狗似乎也被惊动,纷纷叫了起来。萧遥怔怔地立在那里,回想起这几天的离奇事,心里默默地感激着那位自号静山的高人,又向洞口方向鞠了一躬,转身往回走。
手电筒无意扫向路边,萧遥突然现路边什么有一片什么东西,反射着电筒的光,恍惚间竟象披着金鳞的龙身。萧遥吓了一跳,莫非梦中的金龙真出现了?
萧遥定睛仔细一看,却是一片野草,大着胆子凑近一看,成片生长着的都是同一种植物,叶子宽宽的,有点象鱼鳞,中间是绿色,叶片边缘却是一道宽宽的黄色。猛一看倒真的有点象梦中金龙的鳞甲。萧遥拔起一棵塞在背包里,向家里走去。一路上,满月如水,洒遍山川,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第六章 奇方之迷】………
走在回家的路上,萧遥心情大好,这次的收获太大了。得到了奇方,还有那么多药丸。特别是自己还吃了下百年延寿丹,如果真如那位叫静山的高人所说能长命百岁就太好了。要是自己真能研究出那个方子,批量生产的话,嘿嘿,那简直就是印钞机嘛。
萧遥边想边走,很快回到镇上,小镇的人们早已睡着,萧遥远远望见自已家里门还开着,灯火通明。不由得加快脚步,回到家里,见父母都没睡,正在大厅里看着电视等着他呢。
见萧遥满身灰尘地回来,母亲忙着抱怨萧遥不该到处跑,玩到深夜才回来。父亲则忙着端出碗饺子,连声叫他吃宵夜。
萧遥歉意地望了一眼父母,心里想那粒药丸真不该刚才自己吃了,最应该给父母的呀。转念一想,自己早点把药方研究出来,再让他们吃就是了。
回到房间,萧遥小心拿出绢书,确认绢书不会因翻动而损坏,这才翻开看了起来。
那九味药的名称除了雪莲指天山雪莲,脐香应该是麝香的别名,而野参应该是野山参,阳起石是道家炼丹多用的,这个倒知道。其余五味药听都没听说过,估计全是别名,下面制法里写着:九味干后作粉,取金鳞草汁十份,文火收作一份量,和粉成丸,九九归一,药效即成。再下面就是那句:千年之材,不死之法,百年之材,益寿延年,十年之材,祛病强身,寻常药材,果腹解渴之效耳!
萧遥看到这里,头都大了。搞懂这些药材的别名就够他受的了,但看最后这句的意思,竟然好象药效还和药材的生长期有关。貌似千年的药材做的药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百年药材的则可以延年益寿,而生长十年的药材做的药只能治病强身。市面上的普通药材做的竟然只有填饱肚子的作用了。
萧遥叹了口气,只有自己回蓉都后多查查资料,争取早点把那几味药找出来,只要知道了药名,再努力收集生长年限长些的药材来制那个什么百年延寿丹了。
高兴了一下又郁闷了起来,复原古方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说不定现代这个名字的药材在古代是另一个不相干的名字呢。当年萧遥他们蓉都中医药大学一个老教授花了十几年的时代复原了一个古代抗疲劳的药方,还只有三味药,都轰动整个中医药界了呢。自己面前这个方子可整整有九味药呢,还加一个叫什么金鳞草的,十味药啦!
想到金鳞草,萧遥心里一动,当时自己出洞后被一种野草吓了一跳的情形,金鳞草?会不会就这个?边想边从背包里摸出那颗采到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