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锦绣朱允熥朱元璋 > 第164章 丽春院1(第2页)

第164章 丽春院1(第2页)

“云南一地的专营权,一年能有多少进项?”朱允熥缓缓问道。

“户部有账册,云南布政司有统计!”户部尚书傅友文开口道,“皇上容臣回去带人算算!”

“嗯,算好了给朕呈上来!”朱允熥点头笑道。

“臣遵旨!”

随即,朱允熥收敛笑容,看着常升赵思礼的方向,话锋一转,“你们是皇亲国戚,做生意本就堕了身份。还弄出什么京师第一楼,那干脆你们的官都不要做了,去开酒楼算了!”

常升赵思礼方才还在思量,明明是弹劾他们,怎么文官们炮口一转,直接对准那些勋贵老臣呢?

正想着,却不想皇帝又把话头给调了回来。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常升叩首道。

“你是朕的舅舅,承恩侯是皇后的父亲!”朱允熥板着脸,“做事不顾自己的身份,也要想想朕,想想皇后,想想太子。你们要给其他皇亲国戚做个表率,做个榜样!”

“为了蝇头小利,脸面都不要了?”

说着,朱允熥又看了他们两人一眼,“卸了身上的官职,回家闭门思过!”这时,看着常升,皱眉道,“你家门前,郑国公的牌子,给朕摘了!”

说完,站起身,“散朝!”

皇帝拂袖而去,群臣们心思不一。

收勋贵们手中专营之权的事,似乎没有个准确的答案,但也有了准确的答案。因为一点小事发落了郑国公,看似和这件事没关联,却好似又有着关联。

脑袋灵活的人就能想到,皇上连自己的舅舅老丈人都给处置了,旁人多了啥?“

郑国公也好,承恩侯也好,是摆出来给那些勋贵们看的。

你是世袭勋贵也好,是皇亲国戚也罢,生死富贵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能给你任何东西,也能收回所有东西。

都御史的话等于直接捅了马蜂窝,若不是在朝堂上,若不是朱允熥当面,只怕那些勋贵老臣们直接跳脚大骂报以老拳。

饶是如此,有几位老军侯们红着眼珠子,愤愤的撸袖子,恶狠狠的看着侯庸严震直等人。甚至还有人,嘴巴一张一合,无声的动着。

看口型,定然不是什么好话。

“皇上!”侯庸看都没看那边,继续开口道,“云南地处偏远,汉蛮杂居,又挨着缅甸,土司蛮王众多。朝廷每年给云南拨付的钱粮比中原一个省缴纳的赋税还多!”

“这些年来,朝廷从中原移民至云南,当地布政司屯田兴修水利,修筑城池开山劈路,也算是一片欣欣向荣。若收归这些盐铁糖布棉等为国有,臣以为云南布政司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此时,兵部尚书茹瑺忽然也开口道,“皇上,侯侍郎和两位都御史所言极是!”

他开口附议是朱允熥没想到的,而且也完全出乎那些老臣勋贵们的意料。

“他奶奶的,遭瘟的书生靠不住,当了兵部尚书也不跟咱爷们一条心!”

“你姥姥的狗日的茹瑺,我让你当兵部尚书,回头就让人给你穿小鞋!”

勋贵老臣们心里破口大骂,茹瑺继续说道,“因是西南边陲,云南有驻军八万,这八万人如今完全靠着屯田,也就勉强果腹。而且这个数字只是当兵的,还没算他们拖家带口的家眷。每年的粮饷,都要从周边数省抽调。”

“一千斤粮食到了当地,损耗就要高达三成。还不算民夫,调用的牲畜等。若赶上雨季,损耗更大。”

“除了粮,还有钱。八万人的军饷,也都是每年从国库拨运过去。还有当地修桥铺路的开销,也都是要中枢给钱。”

“在臣看来,若这些盐铁之类的交易收归布政司,云南当地的财政定然有所缓和,当地藩库有了结余,就不必屡次和中枢要钱!”

茹瑺话音落下,文官之中如暴昭,傅友文,郑赐,夏元吉等人纷纷附和。

让人奇怪的是,老臣吏部尚书凌汉,浑然没有表示,好似站着打瞌睡一般。

“日他娘的,书生们要咱们的老命啊!”

“这些王八操地,说话一套一套的!”

“他娘的,老子赚钱碍着你们什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