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怀疑,要知道就算是逐鹿天下的失败者,身死道消之后也还是免不了被一番折腾的。后金的祖坟就被大明给挖掉了,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的骨头被挫骨扬灰的,这种事情报纸是不会登的。
大魏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吞了,说真的大明和大顺也想不明白,一则保密好,二则黎落放了水,最后就是大顺的情报系统到底还是太渣了。
那好,别人的情况搞不清楚,好歹搞清楚自己的情况好了。
敌人就在那里,武力奈何不了别人,玩经济那是直接找虐,那就抱团取暖,好歹没有被各个击破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这势力大了,人多钱多能够玩的手段也就多了。为什么非得在经济上找虐?以中原和江南庞大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什么花样玩不出来?
就是这样的考虑,崇祯选择妥协,其实他也知道,在大范围来说,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程度,哪怕再低一些,其实也是无关痛痒,只要最基本的底线没有丢掉,大明这个金字招牌没有被换掉,那么他可以妥协很多事情。
李自成也有自己的心思,一则他需要借助大明来完成改革,毕竟大明提供的资料连宋献策也不能否认。李自成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小驿卒出身,书读过一些但绝对不是学富五车。其实如今这个时代,学富五车也不过是学渣一个。
这样的前提下,要自己看清楚什么政治经济的脉络什么的,那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没有出错或者出现什么大问题,那就是老天爷保佑。至于自己麾下的那些文臣,在建国之后想方设法收回他们投靠自己的那些投资,并且获取盈利还来不及,如何会认真的帮助自己搞改革?要知道,没有改革的情况下,他们上下其手的手段才丰富,他们拥有的权力才高。
二则就是想办法,吞掉大明。不想当皇帝的造反者不是好造反者,一个不想当华夏霸主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当了皇帝的李自成,会甘心只当一个占据东南一隅的小军阀?若是一天不能够横扫四合,荡尽八荒,这皇帝当得也没滋味。
大明要合并,可以!但是合并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请,他不负责,手段什么的,总是会有的。
他这点小心思黎落和崇祯也知道,但不会说出来,没野心的人当不了皇帝,李自成当了皇帝野心就不会笑。他想要当九州霸主,崇祯何尝不想要恢复大明千万里江山?手段嘛,到底谁高谁低,这谁也说不清楚。或者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需要辩证高低的手段,只有失败者和成功者。
合并,不过是各取所需,这就是双方一早定下来的基调。
但就算是各怀鬼胎的合并,动起来也是非常的迅速。双方先是在边境撤军,然后第二天就迅速进行军事整编。
李自成立刻不当皇帝,到达北京当议长去了。双方的军政人事也在不断的调动,完全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实在的,这番动作在外人看来,虽然知道双方合并都是短期内制定下来的,但看着他们这番行动,给人的感觉却是两人似乎是蓄谋已久似的。
张弘斌也不是瞎子聋子,自然是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然后最多就是笑一笑,朝着角落的张琉比了一个拇指。
张琉笑了笑,隐入黑暗之中。
两人密谈,自己的确是不知道,他们做的的确是非常的隐秘。但是合并这种事情,却是从一开始,就是在自己的主导下,一步步进行下去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第三方给予的压力,已经危害到自身的危险。那么在这种高度的精神紧张下,第一方和第二方就会选择抱团。
新政权有江南之财,自己却是有大量可以提供财富的海外领地;对方有人口,自己有铁楸;对方有才子,自己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对方有大量的军人,自己则有先进的武器。
自己有先进的经济制度,对方没有;自己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方没有;自己有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商品,对方也没有。手段谁都有,对付一个合并了的国家,有时候说不得比各个击破还要简单。
合并的背后,自己才是幕后黑手。
只是,似乎大明和大顺,还没有看明白……
第8章 张才被绑架
看着两个势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合并成一个势力,很多人都没来得及反应。
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两个皇帝之间的约定,生怕在合并初期的混乱之中,被共和国趁虚而入干点什么坏事。实际上他们却是不知道,张弘斌对于他们合并那是乐见其成,只想早点促进,哪里会破坏?
其实真要算起来,两人合并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嘛,何必要搞什么海上密会?被人赶着鸭子玩的合并,就是他们自己没有看清楚,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天地之间看得清楚的人又有多少?
张弘斌饶有兴致的看着天下三分,但即将变成二分天下的华夏地图,微微的笑了笑。
或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只会想办法,让敌人的势力不断的分割再分割,然后再各个击破。策反、分化和诬陷什么的,不就是那么来的?正因为这是对外战争的王道,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自己会主动促成他们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