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末金手指现在大国 > 第117部分(第3页)

第117部分(第3页)

熟悉张弘斌的人自然知道,这位看似打算把所有民族都团结在华夏民族这个大义下的男人,实际上有着很强烈的民族主义,他信奉的是汉族至上论,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这个时代的汉人都有这个情节。

但他必须要给出这个口号,因为大家发现,张弘斌的野望似乎不仅仅是华夏。

缅甸已经打下,剩下的是什么地方?蒙古似乎在他的计划范围内,那么暹罗国呢?后金呢?朝鲜,倭国呢?

更别说,既然海船都造了出来,那目标自然不会仅限于陆地上,南洋似乎也在他的计划之中,甚至地图里面,大洋的那边的三块大陆地,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或许有人会嘲笑,人生匆匆数十年,能够打下华夏已经不容易,穷兵黩武到时候不过又是一个暴秦。

张弘斌不在乎,此逢大争之世,若是连这点最求都没有,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者?

为什么要发展更厉害的武器,为什么要治理内政,甚至进一步影响别人?看看数据,去年度各地出生人数,居然是崇祯二年的三倍有余。

各地都有孩子出生,战争没有让华夏的人口下降,反而因为各地都重视民生的关系,人口总数还得到了提升。假以时日,华夏人口又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清末四万万算个球,三百年后华夏人口要达到一百亿!

是的,一百亿的华夏人口,分布到全球各地生活。

至于欧美国家,就让他们乖乖在他们的文明发祥地好好呆着就是了!要进入共和国定居,必须要成为单国籍的共和国公民,唯有这样才被承认其合法居住权。否则最迟不能够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算有暂住证也不能超过半年的时间。

共和国的土地,只允许共和国人居住!

这就是张弘斌,此时此刻,给自己制定下来的终极目标。到底可以走多远,他自己都不知道,但若可以,有生之年他希望可以看到这样的世界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随着大军开拔,不能够御驾亲征的张弘斌也是百无聊赖的继续他日常的生活。

身为一个立宪皇帝,张弘斌并没有那么繁忙,所以他几乎每天都是在陪伴着三个小屁孩到处去玩。今天去狩猎,那么明天就去游泳,若是水温太低那就去爬山远足。偶尔在花海之中来个温馨的全家野餐什么的。

不仅仅是他,大哥张弘文的儿子张澜,二哥张弘武的儿子张超两个小屁孩,也在随行的队伍里面。奈何两个明明比三个下屁孩还大上一些的堂哥,在自己堂弟面前居然很多时候都抬不起头来。

常常让人感慨:“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当然,议论的最多的还是:“不愧是皇帝陛下的儿子,真有乃父之风!”

实际上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老爹变。态,子女也跟着变。态,人比人气死人,还让不让人活了?!

温馨的日子还没有过上十多天的时间,前线的军报就让这样的好日子暂时停止了。

为什么是军报而不是战报,只因为大军刚刚进入青海,即将进入青藏高原。和敌人根本没有交锋,甚至敌人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自然不会有什么战报。但到了这里,军报却是不得不发上一封了。

这可不是报平安的军报,而是求助的报告。

原因很简单不是?就算是士卒不少都是陕西人,也算是靠近青海西藏什么的,但真正到了那里,尤其是进入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可不是谁都可以承受得了的。刚刚才迈过去一点点,不少士卒开始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军医很快就检验出来了,没有让大军继续前进的意思。

负责指挥的杨洪和曹变蛟两位也是一早就在张弘斌这里,听说过了高原反应的具体情况。以前不以为然,如今看到这些士卒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才意识到这可不能够马虎对待。

当然也不是有人提议,不过是数人这样,大军大部分士卒都没有问题,是不是继续前进个两里路看看?

这个提议没有通过,至少没有全员通过。杨洪亲自策马深入腹地,结果自己得了很重的高原反应回来,若非军医治疗得当,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好的结果。

有了杨洪的教训,大家才意识到,这高原反应对任何不习惯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都有效。好吧,那怎么办,自然只能够写成一份军报,然后火速送到了张弘斌的御案上。

说起来这还有点小心机,暗指:这仗可是你要胡作非为的,这下可好,你好歹得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