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我来写吧。”
他主动要求拜师,和观主主动要求收徒,在皇帝那儿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观主听闻此言大乐,抚掌而笑,没忍住摸摸乖徒儿的小脑袋瓜子,心里已经去方丈跟前念了两部道德经,面上只露出慈爱又温和的笑,拦下了道维的好意:
“不用,此事为师自有计较。”
提前过了一把师父的瘾,观主心里不可谓不得意。
徒弟的好意他明白,但此事由他,由他们正一观打头,就不能把一个孩子推到前面去面对疾风骤雨,陛下有什么不满,往后便都朝他这个做师父的来吧!
道维全当没听出观主暗搓搓的得意,顺着他的话头应下:
“是,师父。”
果然,这声师父出口,观主的表情管理当场失败,之前的慈爱温和再也无法维持,嘴角直接咧到耳后根上。为了不给新鲜出炉的徒弟留下一个奇奇怪怪的印象,强装镇定挥手将人打发出去。
道维当自个儿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八岁孩子,迈着小短腿离开观主院子。
虽然才走到门口,他已经听见类似于“咯咯咯”的诡异声音了,但他是个见多识广的小道士,可以坚强的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出宫不到三月的皇二十一子,快速获得了正一观观主的喜爱,决心要收他为亲传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并为此亲自上书,请求皇帝的同意。
这事儿对陛下而言,颇受震动。
陛下拿着观主送上来的折子,瞧了又瞧,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几次三番后,终是想不通问身边大太监:
“朕没记错的话,二十一出宫才三个月吧?”
不是三年,更不是三十年,怎么拿下那个牛鼻子老道的?想当年,若不是那老家伙倔的跟头驴似的,说什么都不肯有半点妥协,护国寺也不至于轻易压住正一观几十载啊!
二十一究竟做了什么,竟让牛鼻子老道亲口说出要将衣钵传给一个皇室子弟的话?
他就不怕交给皇室,将来天下道统成了为皇室所用的一把刀了?想当初,牛鼻子老道拒绝他的时候,说的可是义正词严,眼下自抽嘴巴算怎么回事?
皇帝是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小儿子的事情之前确实叫他愁了几日功夫,后来他想通了,干脆放小儿子出宫追求他的梦想后,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想起小儿子。
近日更是因南部首领进京,朝廷欲以公主和亲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后宫有适龄女儿的妃嫔都快把他的太和殿门槛儿给踩烂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帝忙着应付小老婆和闺女,已经好几日没休息好,更没空想起小儿子。
说起这个,皇帝此时想起前些日子老大提起的,叫女儿郭云去和亲一事,便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