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时,朱棣站了出来。
他身边还站着朱樉与朱橚二人,却是不见朱棡的影子。
不过有他没他,感觉问题不大。
朱棣说:“父皇,皇太孙对于督造经验较少,不如还是让工部介入其中?由工部协助制造手雷?”
看这情况,他是不会放弃拉工部下水。
虽然他们不能造,但一定要让工部一起。
这其中的一些想法,只有他们知道。
朱樉跟着出来说:“父皇,儿臣以为皇太孙经验尚少,昨天他将东宫北面的空地围起,作为军工用地,如此一来,太过于危险了!简直胡来!当设到皇宫之外!可保安全!”
朱橚则是说:“二哥说得没有错,如果是有心之人进入其中,携带手雷出来,那皇宫危矣!”
现在无论朱雄英做什么,大家都会反对。
对于三个皇子的建议,文武百官们都有这种感觉。
大家讨论着,朱元璋听得耳朵疼。
太子朱标则说:“父皇,儿臣信任雄英,昨天儿臣代为监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章法的,不像胡来!”
此时,他一定要站朱雄英。
毕竟朱雄英手中掌握的是强国之命脉!
“让雄英过来一下!由他来说!大家可安心!”朱元璋下令。
于是,便有人去请了朱雄英。
东宫北面,朱雄英正站于一处高台之上,他看着底下的锦衣卫正在来来往往的,他们手中拿着的是一个个即将成品的手雷。
这时,有一老太监朝着这里赶来。
“皇太孙!陛下有请!”
这老太监还是那天的那个。
“嗯?”
朱雄英纳闷,朱元璋让自己去干什么?
“可知为了什么事?”他问。
老太监不敢不应。
立即说:“因为手雷一事!”
“不是说好手雷让我来督造吗?”他喃喃道。
“皇太孙,陛下久等了,还请快点,不然可能要挨骂了。”老太监催促说。
“好,知道了!走!”
朱雄英下了台子,之后转过身。
“泰狄,你看好来,每一道工序都要标准,不可出任何乱子,知道吗?”
“是!皇太孙!”泰狄接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