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小时候放学回来,父母去地里没有回来,由于没有饭吃,邻居就会把我带到他家去吃!”
“以前的街坊邻居真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而现在大家都住在水泥房子里,别说是和邻居和睦相处,甚至都不知道邻居住了几个人,又是男是女!”
直播间的观众们还在回味着童年。
谁能想到,小小的溪蟹,竟然可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回忆。
这也间接的证明了以前的人们虽然过得苦,但人与人之间真的是以心交心。
江南没有打断观众们的回忆,也不紧不慢的继续着科普。
“小时候抓来溪蟹,除了会将其吃掉,更多的是喂养起来。”
“即便到了现在,依旧有很多人饲养溪蟹的习惯。”
“那么我就在这里说四点需要注意的。”
“第一,必须准备好养殖器具与材料。”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溪蟹与其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有的喜欢栖息在碎石粒中,有的喜欢隐藏在树皮落叶下,有的喜欢呆在长满青苔的巨石下。”
“因此,在饲养时要充分尊重淡水蟹原先的生存环境,尽量营造出类似的环境。”
“注意到这点以后,有的就可以用较深的鱼缸来饲养,有的则需要控制水卫,还有的需要在水缸里放入一些石块、木桩、椰子壳等遮盖物。”
“第二,水质必须清洁。”
“山间溪流的水质大多清爽洁净,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因此大多数溪蟹都喜欢清洁的水质。”
“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用自来水作为水源。”
“但一定要将余氯清除后,再开始放蟹饲养。”
“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如果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更换补充新的水体。”
“同时,放入水中的石块、木桩等装饰物也要清洗干净。”
“有条件的,在消毒之后再放入缸中。”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向水中补充钙质,以便溪蟹顺利脱壳。”
“第三,绝对不能不要混养。”
“有的溪蟹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性格也比较好斗,而水缸里的环境比较局促,空间也很有限,很容易就会打起来。”
“哪怕是同一种类的,都无法避免打斗。”
“而两蟹相斗,体型较小的溪蟹如果感受到威胁。就会主动脱去附肢。”
“虽然还会再重新长出附肢,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作为代价。”
“而再重新长出来之前,很容易死掉。”
“最重要的是溪蟹一旦失去附肢,还会大大影响观赏效果。”
“因此,千万不要混养,水缸也尽量大一点。”
“第四,如果想要观赏淡水蟹的摄食行为,可以尝试投喂不同的饵料。”
“和鱼类一样,溪蟹也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
“因此,如果想要观察到更多有趣的摄食行为,就得尝试各种饵料,比如:红虫、面包屑、蚯蚓、蚱蜢、虾仁等。”
江南所说的这四点,对于一些喜欢养螃蟹的人来说,真的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