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点点头:“皇上很重视水利。昨日乾清宫面君,皇上说不够还可以递折子追加。”
常风道:“刘都院放心。我一定替您,替朝廷看牢治河银。”
翌日,钦差车驾出京。古代治水很像打仗。故众人出京走的是安定门,图个吉利。
一路南行,十日后众人到达了黄河决口处,东昌府阳谷县境内。
张秋堤就位于阳谷县境。
刘大夏跟常风商量,先换上便服,视察水情。省得当地官府只给他们看想让他们看到的。
不微服私访不要紧。一微服私访,常风跟刘大夏傻眼了!
此番他们入鲁的皇差是治河,而非赈灾。
赈灾之事,是当地官府负责的。
两年零四个月之前,弘治帝下旨地方官府囤粮。为的就是应对这种灾荒年景。
照理说,那年地方官狠狠剥削了百姓一把,肥私的同时,官仓也都填得满满当当。
阳谷县应该有充足的粮食赈灾。
但是,常风和刘大夏一路巡查,看到的是饿殍遍地,野狗啃尸。
在阳谷县安乐乡的野地里,常风看到十几个灾民正在围着一口大锅。
众人走了过去。
常风问灾民:“这锅里煮的什么啊?”
灾民的回答让常风震惊:“煮的米肉。你想吃,得拿粮换。”
常风掀开了锅盖。
灾民连忙道:“快盖上!好容易找了这点干柴煮肉,别跑了热气!”
刘大夏等人看后,也呕吐不止。
常风他们都是京城里当官领饷的,没挨过饿。
可灾民们却x已为常。
常风大怒道:“大明律,立斩!我们是官府的!来啊,都给我拿下!”
灾民竟理直气壮的说:“凭什么拿我?”
以前常风只在书本上见过。这回竟亲眼得见。
刘大夏吩咐道:“别拿他们了。他们也是想求个活路。不然他儿子就白被换走了。”
刘大夏问灾民:“你们受了灾,官府没开粥棚赈济么?”
灾民答:“县城里有六个粥棚。煮的都是香喷喷的麦饭。可官府根本不让城外灾民入城!”
常风插话:“那城外各乡呢?就没有粥棚?”
灾民答:“安乐乡有三个粥棚。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常风等人来到了安乐乡的乡治所。
乡治所果然有三个粥棚,每个粥棚支着两口大锅。大锅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可是,手拿破碗排队等候施粥的百姓足有数千!
常风和随行的力士们始终身强体建。强行挤开身体虚弱的百姓们,来到了粥棚里。
只见一个乡里粮丁,用手抓起一把麦子,丢进了大锅之中。
一把麦子煮一大锅!这施的哪里是粥?分明是水!
常风抓住了粮丁的手:“这锅水能救人命嘛?”
粮丁大怒:“你是什么人?胆敢在粥场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