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样,中土又将恢复到武夫当权、生民近百年流离失所的五胡乱华或五代十国的状态。 ;那绝非百姓之福、天下之福!所以姚广孝兴兵成功之后,实局首功而不受,即怜四年之苍痍满目,更为广大终生祈福消灾。
虽所谓心怀大慈悲、行霹雳手段,但姚广孝还是为无辜的百姓受难而欢喜不起来。
但朱棣一继位,他就劝朱棣做了一件事:修《永乐大典》!
凡俗人看来,永乐大典全书22;937卷、其中光目录就占了60卷、分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这仅仅是个文化盛举,或者说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确性而弄的思想文化整合工作。
其实不然!
修书就要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就要有很多人。内阁首辅解缙为永乐大典总纂修,更有正总裁3人、纂修34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誊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总计超过两千人。
但纂修有个核心机构,却只有五个人能够进去!
这五个人中甚至不包括总纂修解缙!
这五人中今天世人能知道名字的只有一个人:、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的永乐帝重臣,少师姚广孝!
而整个永乐大典工程,其实是在为这五个人调集天下图书做研究而设的一个幌子!
当年燕王在北京王府造兵器,养了了很多鸡鸭鹅在王府掩盖声响,也是姚广孝的计策;
可这次,姚广孝谋的已不是一世!
这是万世之谋!(未完待续。。)
第177章 改写历史
“万世之谋?刘伯温和前面三位贤人都通达古今,应该都知道,世上哪有万年的王朝?”古国平皱眉问道:“这个秦始皇就想过,不过秦朝积累数代之功建立的天下,不过二世而已啊!”
无作大师回答道:“说得好!世上没有万年的王朝,是因为承平日久子孙后代忘记了前辈艰苦创业的不易,变得骄奢淫逸;而整个组织的系统也越来越腐朽,加上外力作用或底层民众因作奴隶而不可得揭竿而起,于是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就此终结。”
无作大师顿了一下道:“不过,凡事都有关键的节点;一个系统再腐朽,如果能把握住那个节点,总有继续存活的机会;如果能有机会不断改正错误,那理论上的万年也不是不可能。打个比方,如果秦能预防住陈胜吴广,虽以其暴政不免覆亡,但时间可能会长点;西汉末年宗室不被王莽礼贤下士的假象所蒙蔽,就不会有斩汉的发生。”
“毕竟,历史的必然当中透着不少偶然的因素。北宋不选赵佶为接班人,南宋不要联蒙灭金,历史都有改写的可能!”无作大师略带一些唏嘘地说。
皇甫枫流疑惑道:“可是历史就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怎么可能改写呢?”
无作大师笑道:“如果有人,知道了历史的演化,然后在最近的时间内调集足够的力量,在时空变化还没有到彻底不能扭转之局面的情况下,就有可能!”
范小龙摇头道:“大师。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皇甫枫流不可置信的理了下思绪,问道:“大师,你的意思是耗费靡万、集当时饱学之士二千余人、以大明第一才子解缙为首、调集书籍古本七八千种的《永乐大典》,其实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姚广孝为了研究改变历史的可能性所做的障眼法?”
要知道,以《永乐大典》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如果说它是个“面子工程”,岂不是个笑话?
无作大师摇头又点头。
原来,调集天下图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研究印证姜太公《万年歌》、诸葛武侯《马前课》和青田先生《烧饼谣》里面的秘密。其实相关的设想和研究,在古人的书籍中并非没有提及。
比如庄子的《逍遥游》就隐含了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
特别是术数类的古籍。
所以姚广孝征集天下风水、术理高人。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和外部编撰一起办公。表面负责《永乐大典》中术数的部分,其实是把一些值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