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精通历史,自然知道黄淮。
历史上的黄淮没有当过知县,因此他以为这个黄淮只是与历史上的那个黄淮重名而已。
名有重的,但名和字都重的,十分罕见。
既然是浙江永嘉的,这个黄淮肯定就是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的名臣。
此人正直但又不执拗、廉洁而又不苛刻,是一个知进知退、处事灵活而有原则的官员。
最关键的是此人长寿,活到了85岁。
现在才三十出头,还可以使用四十多年。
朱允熥勉励了一番黄淮,交待他组织好民夫,轮班巡堤,做好预判,提前运送石料和砂袋。
黄淮当即组织人员,准备好了锣,规定了预警、集合、运料等各种敲锣方式。
雨还是下个不停,朱允熥浑身早已湿透。
黄淮让县丞用木料和草苫随意搭了一个棚子,作为临时避雨之所。
到棚子底下,李景隆才顾得上理了理思绪。
从两年前事情开始想,一直想到今日,李景隆愈发感到吴王不简单。
这次,跟着吴王到监利县,赚大了!
第二天,黄淮醒来时却发现吴王和曹国公走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天刚亮就坐着一个红色的小船回去了。
吴王说马上返回京城,请朝廷组织流民返回家园。
……
金陵的雨越来越大。
据江防人员汇报,金陵的一处堤坝,水位已经超过了历史水位。
虽然如此,但此时的水位不足以对金陵构成威胁。
但大家最担心的是监利县。
经过了一天一夜,监利县的决口也不知道扩大到何种程度了。
监利县的缺口堵不住,长江洪水从这里找到突破口,不仅会淹了监利县,还会淹了整个江汉平原。
中原和北方大旱,各地在搞生产自救,朝廷出了不少钱。
终于等来了雨水,总算是挽回了一些损失。
但现在,江汉平原随时有可能被淹!
大量的房屋被毁!
大量的流民产生!
大量的田地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