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让解缙当吴王府的看门人,又让他回来编《大典》,如今又让他回去继续为吴王府看家护院!
这简直是戏弄人、侮辱人啊。
“《洪武大典》的编纂工作,是先皇早就定下来的。”朱允炆走下台阶在大殿最前徘徊。
“不能因为先皇不在,不在此就把《洪武大典》停了。”
“更有甚者,还奏请将《洪武大典》改成《建文大典》,这岂不是陷我于不义不孝吗?”
大臣们都微微摇头,新皇太不靠谱了!
把《洪武大典》改成《建文大典》,难道不是你自己定下的吗?
“《洪武大典》编纂工作不能停,编纂官由方孝孺担任。参与编写人员都是解缙挑选的,以后就由方孝孺定其去留。”
“户部和吏部要全力做好配合和保障工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盛世必出盛典!一定要把《洪武大典》编成一部旷古之未有的集大成之书,要让其流芳百世、流传万代!”
众人更是无语。
现在是盛世吗?
根本不是啊!
现在的大明,处处危机!
东面的海边有窝寇出没,西南的土族时不时地叛乱。
这些暂且不说,北面的燕王都已经向天下发布了靖难檄文,要“清君侧之恶、还天下之明”。
并且带着十万大军势如破竹,马上就要与耿炳文带领的军队遭遇!
你管这叫盛世?
马上就成乱世了!
此时的朱允炆哪顾得上什么盛世、乱世?
他想的是一切顺着皇爷爷原来定的来!
一切以皇爷爷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
至于大臣们怎么想,民众们如何看,都不重要。
甚至是大家在背后骂声一片,也无所谓。
只要咱最终站到最高的那个位置,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齐泰感到朱允炆此时如此重视《洪武大典》的工作很不合适。
集中人员和钱粮编书!
现在必须把所有的资源往北面倾斜!必须全力以赴对付燕军!
齐泰道:“陛下,依眼下形势,臣以为《洪武大典》一事,必须要编,但要等到击败燕军之后。”
朱允炆转过身来:“齐泰,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