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从御桌上一堆书籍中,抽出一份奏疏递给了朱允炆。
听到林豪的名字,朱允炆眼底骤然闪过一丝不悦之色,
这厮简直悖逆成性,
又绕过通政司,直接上疏皇爷,
但他很快收敛好神色,躬身称是,
旋即翻开奏疏开始阅读起来,
“。。。大明火药火器管制和安全发展保障议,”
“。。。始终把火药火器安全放在一切事项的首位,”
“。。。‘安全第一’原则要贯彻始终,”
“。。。‘预防为主’,就是对所有影响安全的人、事、物进行全面监控,把危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办差过程中遵守‘四个凡事’,即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据可查。”
“两大原则,四个凡事,工匠需日日诵念铭记于心。。。”
“。。。军器局的火器工坊选址需远离人烟密集区域,优先选择城外、临河区域;”
“。。。官员、工匠及家属居住区,需毗邻生产作坊或库存房,以策安全。。。”
快速看了一遍之后,朱允炆心里虽对林豪有万般不满,
但也得承认,
这套火药火器的管制制度很是可取,
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排除了产量要求等外部的干扰,
还把官员、工匠们家眷“捆绑”到了工坊边上,
谁都不会拿全家性命冒险。
事实上,林豪是借鉴了后世华夏核电站安全制度,再结合洪武朝的实际情况,整理出了这套方案,
他在现代刷短视频时,看到过的核电站安全事故纪录片,
万恶的资本主义外邦只重视产出,不重视安全,导致了诸多悲剧的发生,
而华夏的优越制度决定了,一切以安全优先,其他的所有都要靠后。
而朱允炆还是想着给林豪挑点刺,“皇爷爷,安全优先,固然不错,可火药火器毕竟是军备,”
“涉及重大军情的需要,得快速产出,”
“恐怕还是得灵活一些才是,”
“制度不可限制太严。”
原本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眉头一皱,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允炆还是太短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