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火器的军事需要,臣孙还特地在旨意里,要求再选址新建一处军器新厂,”
“也怎奈何,没能改变得了后世。”
说完,
朱厚照扭头,和其他皇帝一起,将目光投向了朱载垕。
朱载垕轻咳一声,走出来拜道,“老祖宗容禀,”
“根据臣孙的查证,”
“正德爷旨意下过之后,王恭厂军器厂的确是立马就关停了,可城外军器新厂却没能成功投建,只有城外军器厂一处保持着运作。”
“到了嘉靖中朝时,为应对东南倭患的军器供应需求,王恭厂军器厂再度恢复了运作。”
朱元璋冷声说道,“没能成功投建是何原因?”
朱载垕看了一眼朱厚照,正色说道,“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正德爷善武,不为朝堂上的文官们所喜,他们对正德爷的旨意,多有推诿。”
“其二便是正德爷驾崩了,父皇克继大统,在没有稳固朝局之前,他没有余力去顾及城外军器新厂。”
朱厚照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之色,
说到底,
还是朕没有亲生子嗣来承继大统,
以至于朕的旨意,没能顺利施展,
朕控制住病情之后,还是得回内宫,多努力才行。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靠到了主位的椅背上,
改朝换代,又碰上帝脉绝嗣,由旁支来承统,
像军器厂这种事,自然是没人顾得上,
还有那帮文官,
对圣意阳奉阴违,着实可恶,
难怪林豪那混球会根老四说,文官集团是大明的内敌,
太过崇文抑武,果然要不得,
还是得想办法维持文武相互制衡的局面。
暗自思量一番之后,朱元璋回过神来,看向朱载垕,“你继续说。”
朱载垕拱手道,“臣孙也深知天启朝大爆炸的危害,并没有忘记昨日在此地的承诺,”
“在查证之后,直接以安全问题为由,下旨关停王恭厂军器厂,”
“还调出正德爷的旨意,指令有司恢复建设城外军器新厂,以作替代,”
“朝野上下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按理旨意应该得到了执行,”
“又怎奈何,没能改变得了后世。”
朱元璋似乎已经习惯了“失败的节奏”,依旧靠坐在主位上,淡淡地说道,“下一位,出来说一说情况。”
朱翊钧知道这是在点自己了,当即出列一拜,“回老祖宗,根据臣孙的新记忆,以后对相关情况的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