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永乐帝朱棣。
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从小聪明勇武,十分得他喜欢,因此也让他有了夺嫡的心思。
然而太子是长子朱高炽,太子从小聪慧孝顺宽仁,友爱兄弟,朱棣带兵亲征漠北之时,都是太子理政,国家被他治理的很好,只是太子自小体弱。
朱棣驾崩后,太子登基仅十个月便也崩逝。”
“朱高炽驾崩后,皇位由他的太子朱瞻基继承。
朱高煦一看老爹死了,大哥也死了,这下就没人管得了我了,这皇位也该轮到我做了,于是他便造反了。
朱瞻基从小跟在朱棣身边学习,文武双全,仅用了二十日就平叛,成功抓到朱高煦。”
讲到这里,朱棣一脸嫌弃的撇撇嘴,心里骂道蠢儿子。
“呵!
你们想,我,咳咳,朱棣是何等人物?他亲手教出来的孙子能是个庸才吗?朱高煦那个蠢儿子还想学着……造反。”
朱棣越想越嫌弃,继续讲道:“他造反失败,他大侄子只是把他软禁起来,你说他服个软,撒撒娇说几句好话,以他大侄子的性格,也就是把他关在自己的王府,不让他出门罢了。
可是这蠢货他蠢啊!
竟然趁着朱瞻基来探望他时,伸脚把对方绊了个大马趴。”
“你们说他蠢不蠢,就算对方是他亲侄子,再怎么着那也是皇帝。
这么戏耍一个皇帝,要是老子就把他千刀万剐。
朱瞻基一气之下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将他扣住。
朱高煦力气大,竟将铜缸顶起晃动。
于是朱瞻基让人在铜缸周围堆起木炭点燃,铜缸逐渐被烧红,朱高煦最终在缸内被炙死。
成为一道瓦罐焖鸡。”
网友:卧槽!
这人是真的蠢,古人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先服个软怎么了?又不丢人。
以后再徐徐图之呀。
网友:我估计,他是看出自己干不过他大侄子,所以想要找死。
网友:找死就找死,自己给自己一刀不行吗?非要变成一道菜?那死的得多痛苦呀!
网友:咦,想想就慎得慌!
网友:朱四,大明为啥被后世称为刚明呀?
网友:对,朱四你给我们讲一讲华夏都有多少个朝代?之前你就提到过唐朝和宋朝。
网友:说说呗,离瓦罐焖鸡能吃还有一段时间,你就给我们讲讲吧。
“刚明啊!”
朱棣感叹一声道:“因为大明一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哪怕大明有些皇帝不靠谱,但对敌宁死,也不投降。
因有这种刚直不屈的精神,被后世人称为刚明。”
说完他在心里补了一句,那个不孝的叫门天子不算,他们老朱家可不认这号子孙。
“现在我给大家念首华夏的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念完这朝代歌,他心中升起一丝怅然,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
联邦大学历史系学生:说慢点说慢点,我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