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喝开水
这个道理,就叫‘盐随水来,水去盐留’。”
他用力敲了敲地图:“所以,我们要治碱,核心就是治水。
要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不让盐分跟着水跑到地表来。
还要引淡水来洗,把地里的盐分冲走。
这就跟咱家里做饭,菜咸了要加水冲淡,锅糊了要加水刷洗,是一个道理。
这是科学,也是咱们乡亲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智慧。”
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彻底将对于这个时代乡村干部而言,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了家喻户晓的生活常识,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活跃了许多,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就在这时,陈朝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严肃。
“借着这个‘水’字,我提一个题外话,但也是一条硬指令。”
他环视众人,“今天会议结束后,治碱工作千头万绪,但在我们这个大工程开始前,我希望,
不,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带头,并发动乡亲们,养成喝熟水、也就是喝煮开了的水的习惯。”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个坐在后排、皮肤黝黑、一看就常年在田间地头跑的村书记忍不住挠了挠头,困惑地开口:
“陈书记,这……祖祖辈辈都这么喝河水、井水过来的,这烧开水得多费柴火?
而且,这跟治碱……有啥关系嘛?”
“问得好,”陈朝阳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肯定地点头,
“这位同志问出了很多同志们心里的疑问。
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这和治碱看似没关系,但和我们治碱的人有关系。”
他声音提高,“我们治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可如果人病了,没了力气,甚至娃娃都长不大,我们就算把地治好了,谁来种?!”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位提问的村书记身上:“你说祖祖辈辈都这么喝,没见咋的?
那我问你,你们乡村,还有在座的各位,你们管的村里,有没有娃娃面黄肌瘦,脸上、脖子上有那种一块块白色的癣斑,俗称‘桃花癣’‘白斑’的?
有没有娃娃经常肚子疼,夜里磨牙,不好好吃饭的?”
台下不少干部下意识地点头,尤其是那些来自基层的,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有,对吧?”陈朝阳语气沉痛,
“我告诉大家,那很多不是癣,那是虫子病。
就是因为你说的河水、井水,看着清亮,里面却有很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小虫卵。
人喝下去,虫卵就在肚子里长大,抢人的营养,这才让娃娃面黄肌瘦,脸上长斑,肚子疼。”
他用手比划着:“这些虫子,它就怕一样东西——热。
只要把水烧开了,滚上那么一会儿,什么虫卵都烫死了,喝下去就没事了!”
这时,又有一个干部小心翼翼地问:“陈书记,那……要是已经得了这虫子病,该咋治?光喝开水也不行吧?”
“这个问题很实际,”陈朝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