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的努力实际上就是打破资本垄断,将人类社会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这种努力当然还需要时间,但打破垄断一直是人类努力的方向,未来的科学发展或许会为人类提供帮助,就像互联网的出现打破舆论垄断一样,资本对人类种种的垄断也终将会被打破,这是大势所趋。
避孕药的发明和人工流产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人类个体基因扩展的脚步,这是二十世纪人类有关自身最为重要的发明。基因传播方式的改变必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和政治形态。
对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而言,公元2008年最重大的事件不是金融危机也不是奥巴马的当选,而是比尔盖?茨选择财产的分配方式:这位美国首富将他的全部财产用于慈善而没有留给子孙。这是一个极富创新的决定,不论对美国还是对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打破了人类几千年来“财产世袭”的惯例,不仅很好的使用了财富而且使后代和其它所有的人一样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它打破了“子孙世袭财产”的垄断心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八章:未来四十年(24)
我个人认为,比尔?盖茨的这一举动比他成为世界首富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和比尔?盖茨相比,美国政府的思维显得十分陈旧和落后。美国至今还停留在垄断的思维中。它建立经济联盟试图让欧洲、韩、日以及其它国家和它一样奉行自由经济。它东征西讨,极欲垄断和控制国际战略资源;东奔西走到处推销美国的“*和文化”,试图将美国的政治文化基因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心理。世界本来是丰富多彩的,而打破垄断一直是人类的努力,这种打破既包括政治、经济,也包括军事和文化。近几年来,美国的思维经常与历史趋势背道而驰。
对于中国而言,进入开国六十年之际,急需要打破的是特权利益集团对国家经济资源的垄断。
中国有很多特权垄断企业,不仅利用手中垄断的经济资源与民争富,而且还常常成为*的重点区域。
不可否认,这些特大垄断企业在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战略资源稳定以及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弊病也十分明显:
一是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益。比如银行业,许多国有银行的利润率不及发达国家大银行的110,但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它行业的2…3倍。
二是对国家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行业需要垄断,但诸如交通、烟草、电讯、殡葬等行业就不需要实行垄断。据资料统计,本世纪初,殡葬业的垄断利润达100%——200%。
三是由于监管不力,使国企成为*的高发区,在国企经营业绩和人事任免无法完全透明操作的前提下,国企利润和税收经常变得飘忽不定,有时会成为官员们以权谋利的工具。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大型活动的赞助来自国企。
特权利益集团的垄断主要体现在对公共资源的垄断上,首先是对生产资源的垄断,其次是对利润和税收分配的垄断,再次是对干部人事任免的垄断和职工招聘的隐形垄断。
打破特权利益集团的垄断应首先从企业利润考核机制和用人机制开始。
反垄断一直是人类努力的方向,世界如此,中国也不例外。
财富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时时刻刻处在人类的第一位。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公平正义比财富更重要,因为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命的过程,是幸福的感觉,而不是财富本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一是在内容上打破了国家对土地的垄断,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打破了一部分公民对国家公职的终生垄断;三是各种经济形式成分先后崛起并存,打破了国家对经济结构的单一垄断,从此获得三十多年的大发展。
相信未来,中国必将在打破公职人员身份的终身垄断、打破特权利益集团对经济领域的垄断方面迈出更有力的步伐。
6
中国崛起
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第一,全盘西化,抛弃有别于他国的传统。那样的话,徒增一个浮躁好斗、智力发达的工业化、军事化国家而已,而这些国家正折磨着这个不幸的星球;第二,在抵制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形成拒绝任何西方文明的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只有军事除外)。
第八章:未来四十年(25)
上面这段话出自贝特兰?罗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有关中国的国际议论明显增多。
2003年10月,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在一份题为《与BRICs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的报告中预测,以美元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2007年超过美国。此后几年里,高盛公司的研究人员又对这一预测作出过多次修正。他们称,最早2035年,最迟204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
《华尔街日报》2006年春对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采访表明,有半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终将超越美国,坐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
国际上的另一项预测认为,到21世纪中叶,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GDP占全世界的比例将超过整个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份额,上升到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