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风骨丕植 > 第111章 疏烟淡月1(第1页)

第111章 疏烟淡月1(第1页)

七月初三,京师暑气蒸腾,蝉声织网。

新帝君凌在紫宸殿批完最后一道折子,已是寅正三刻。

内侍捧来冰镇梅汤,他抿一口,眉头仍蹙着。

案头摊着两本折子:左都御史请修北境长城,工部却奏报国库空虚;另一本,则是礼部再提迁都之议,说南都“水甘土厚,龙气尤旺”。

帝君凌以指尖轻叩第二本折子,声音低哑:“再旺的龙气,也护不住一寸被铁蹄踩过的疆土。”

次日黎明,他留下一道“朕亲巡北塞,毋扰民间”的手谕,只带四名轻骑、一名向导,悄悄出京。

京师仍沉浸在太平的梦里,无人知道那袭玄色披风,已掠过风霜。

七月初九,北境恰起沙尘。日头像被砂纸磨过,昏黄而锋利。

君凌勒马立于烽台废墟之上,俯瞰残垣与焦土。

三月前,胡骑由此破口,屠戮三千。如今风过,仍带血腥。

老卒蹲在壕边拿豁口碗喝粥,见有人来,只当寻常军官,递碗道:“喝口热的,别嫌粗。”

君凌接过,粥里浮着几粒稗谷,入口却极甜。

老卒絮絮叨叨:“口子若再不开粮,今冬只能啃树皮。弟兄们守土,最怕的不是死,是死后还被骂一句‘废物’。”

君凌没说话,解下腰间佩玉,悄悄塞进老卒掌心。那玉刻着“凌”字,冰凉沉实。

夜里,他宿在烽台残墙下,铺一张粗毡。沙粒击打铁甲,如鼓点催人清醒。

他想起京师金銮殿上那些“天子居中,四夷自服”的高论,忽觉刺耳。

次日拂晓,他帮兵士搬礌石、修壕沟,手指磨出血泡。

血泡破裂,沙粒钻进肉里,疼得钻心,他却笑了:原来疼,才是“拥有”的开始。

很多随从看在眼中,心里觉得这位新帝恍惚变了一个人似的。

如果说君凌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像是黑夜中蛰伏的猫头鹰,只为登上那最高职位,除掉所有对他皇位觊觎的人。

而如今的他却真的是在干实事,为民请命,上了一次战争以后,恍惚明白了许多道理,以前他对摄政王多有忌惮,可如今却明白,如果连他也不在了,能保卫疆土的人就又少了一个,而他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七月十五,中元夜。

京师放河灯,北境无河,只有一条干涸的古沟。

兵士们把写有阵亡同伴名字的布条缠在箭杆上,射向夜空,权当寄灯。

君凌也取一支箭,撕下袍角,写:“朕来迟,勿怪。”

箭破夜空,转瞬不见。

他抬头,月瘦如镰,割得胸腔发涩。

那一刻,他明白:所谓“江山”,不是玉玺下的锦缎地图,而是这些粗粝的手、豁口的碗、夜里疼醒的骨。

七月二十,京师收到驿报:帝君回程。百官迎于德胜门,却见御驾风尘仆仆,甲胄未解。

君凌第一句话:“北境暂不弃,迁都之议,再违者斩。”

群臣跪伏,无人敢抬头。当夜,紫宸殿灯火彻亮。

他召来户部、兵部、工部,连夜核账:

“朕算过,若停建南都宫室三年,可省银一百二十万两;再减宫内织造一半,又可省三十万。两项合起,足发北境军饷两年。”

户部尚书颤声:“可……后宫与宗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