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林抽了张纸:“鼻子突然有点痒,估计有谁想我了。”
全浦和看了他一眼,不是感冒就行,他就担心他生病:“这几天有夜戏,你悠着点。”
“哦,好。”
月照林的午饭是干净又低卡的菜包,少酱少土豆多菜,看着绿得健康,实际也不好吃。
他张大嘴啃了一口,填满口腔,会有种满足感。
他一边吃饭一边回消息,那个界面全浦和也眼熟,知道是他和粉丝交流的那个小程序。
拿这下饭呢?
正想着,一条微信消息弹出来,看备注是【谈深】。
月照林没什么特殊反应,继续回小程序里的消息,全浦和无声地收回视线。
他又没与世隔绝,网上的事,他也多少知道。
要让全浦和来说,那事也是迟早的事,他也不意外。
月照林的心态还是蛮稳的,没见他为此崩过。
通常来说,爱豆和演员这两个职业的未来是截然不同的。
爱豆是一碗青春饭,固然有人可以吃很久,但看内娱爱豆就知道,上限也不会太高。
比如黎应,三十四岁了,坚持舞台的同时还得演戏,曲线救国。
在韩娱里,爱豆和演员之间隔着一道天堑,演员会更有“地位”。
内娱虽然没有这一条明文规定,但从爱豆削尖了脑袋,也要转型“演员”里也可见一斑。
纵观内娱选秀综艺史,没转成演员的人不足五分之一。蹊灵就寺溜三漆衫0
这里还有很多人的脸部条件实在不行,转型就死路一条,只能在镁光灯下活动的人。
很多人就是来选秀镀一层金,积攒人气了,就去演戏。
演员有权威的奖项、长久的未来,和稳定的片酬。就算是古偶演员,也比唱跳轻松。
这些,都是只用爱豆身份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么多年,全浦和见过太多从爱豆堆里杀出来,想要在演员这条路上扎下根的人。
更多的,是水土不服,最终退回舒适区,最终悄无声息。
也有成功的,但月照林这样第一次就转成功,几乎没有。
《折霄》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热度,更是实打实的演技认可,和更高阶的圈层入场券。
平台力捧,他自己也争气,能吃苦——至少在他全浦和的剧组里,月照林无可指摘。
人和人的差距,在名利场里会被放大到极致。
月照林已经踏上了演员的康庄大道,而团里有些人,可能永远够不上他,催生隔阂。
嫉妒,人之常情啊。全浦和扒拉了两口午饭。
又过了会,导演的饭盒见底,月照林也吃得差不多了,他想起微信的红点就点了进去。
除了【谈深】的消息未读,其他人也有。
月照林点开第一条——因为谈深发图了,他比较有兴趣。